花兒與少年

花兒與少年》是湖南衛視推出的自助遠行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第一季》於2014年4月25日播出,《花兒與少年第二季》 於2015年4月25日播出,《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於2017年4月23日播出,《花兒與少年第四季》於2022年6月17日播出,《花兒與少年·絲路季》於2023年10月25日播出。

該節目邀請了來自演藝圈不同世代的明星,組成了一個性格各異、樂趣繁多的花樣姐弟團。此次他們將卸下頭上的明星光環,暫時遠離助理和經濟人,身揣有限的幾個錢,共同展開一段難以預測的旅遊。

花兒與少年

《花兒與少年第一季》的七位固定成員是鄭佩佩、張凱麗、許晴、劉濤、李菲兒、張翰、華晨宇;《花兒與少年第二季》的七位固定成員是毛阿敏、許晴、寧靜、陳意涵、井柏然、楊洋;《花兒與少年第三季》的八位固定成員是江疏影、古力娜扎、賴雨濛、宋祖兒、楊祐寧、陳柏霖、張若昀、井柏然;《花兒與少年第四季》的七位固定成員是張凱麗、劉敏濤、楊冪、李斯丹妮、趙今麥、韓東君、丁程鑫;《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的花少團成員是秦海璐、秦嵐、辛芷蕾、迪麗熱巴、趙昭儀、王安宇、胡先煦。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1999年,湖南衛視《新青年》邀請5名年輕人,讓他們在深圳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10天,這樣的體驗式拍攝在當時引發了一些反響。

湖南衛視一直關注著轉型社會生態下人群的新交際關係,「陌生人的相處」構建了新的交往形態和內涵,疏離關係秩序重建。與此同時,中國獨生子女以及青年畢業代的現實,折射出包括自理能力、價值觀、生活方式、人生態度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問題。於是在2013年年初,湖南衛視在《新青年》的基礎上創新突破,召集了年齡層次、性格特徵相差甚遠的7位嘉賓,開始進行了《花兒與少年》的策劃和討論。

2014年初,《花兒與少年》正式籌備,3月底,節目團隊開拔北京,開始了近20天的全程拍攝錄製。

節目製作

根據節目組的安排,《花兒與少年》走「老少搭配」窮游異國的路線,歐洲多個國家都成為節目組的攝製地。

節目全程在中國之外取景,首創「梯隊式拍攝手法」,在拍攝製作中有拍攝技法的投入和創新,用專業技能保證拍攝內容和質量。而所有的行程安排,所有的出遊路線,甚至下一秒會遇到什麼人,會發生什麼事,導演組都毫無預兆。

節目特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去走走」在物質層面成為可能,「想出去走走」則在精神層面成為了需求。《花兒與少年》選擇明星組合窮游的形式,不僅緊跟時下熱點,貼近受眾心理,更滿足了大眾視野拓展的需求   。節目定位於選擇「人文」,注重出行目的,在地域風情方面下功夫。透過鏡頭展現不同性格嘉賓之間溝通與互動的同時,將人文風情放大,將發揚地域文化作為重點之一。通過細緻實用的旅行攻略,感受旅行的本質和真人秀的獨特魅力,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瘋狂旅行   。

第一季的關鍵詞是「窮游」,第二季的關鍵詞則定位於「人文」,第一季注重出行方式,第二季注重出行目的。為了彌補第一季節目在人文風情方面展示的不足,第二季節目在地域風情方面下功夫。而第三季繼續採用全境外取景拍攝錄製形式,並在此基礎上開闢新意,立足「冒險」,凸顯人文主題,挖掘精神內涵。

創作團隊

節目列表

第一季

請查閱詞條:《花兒與少年第一季》節目列表目錄

第二季

請查閱詞條:《花兒與少年第二季》節目列表目錄

第三季

請查閱詞條:《花兒與少年第三季》節目列表目錄

第四季

請查閱詞條:《花兒與少年第四季》節目列表目錄

參演嘉賓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節目原聲

獲獎記錄

播出信息

收視率

節目評價

《花兒與少年》一方面折射出人們在生活壓力下,對精神需求的渴望,對營造輕鬆生活、釋放負面壓力的嚮往。另一方面,這種差異化女性組合與青春少年之間的多重人際關係的疊加,使得節目能夠形成一個微縮版的人際代表圈。它戳中了社會人與人之間、陌生人之間、代際之間相處的癢點、痛點,引發觀眾對人際交往障礙成為普遍現象的深層反思和思考。此外,節目中呈現的「自助旅行方式」,也為觀眾樹立了新的生活樣板,引領旅行新方式,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搜狐娛樂評)

《花兒與少年第一季》試圖破解陌生人社會人與人相處的困境。雖然觀眾看到了明星在義大利西班牙兩個國家的遊覽過程,但節目沒有簡單停留於消費明星隱私,而在人際關係、情感交流、共同成長、收穫等方面,進行了生動傳神的表達。節目中畫感精美的異國風情,讓姐弟們走過的足跡成為了旅者們爭相跟隨的地點。(鳳凰娛樂評)

《花兒與少年》第二季精良的後期製作體現在一切微小的細節上,字幕的字體顏色和大小,文案的貼切暖心和深華,獨白的聲音大小和音色,所有的精心設計才成就了節目的品質。此外,該節目的配樂在同類綜藝節目中也可謂是獨樹一幟。在不同國家的旅程中,節目選擇不同國家特色的音樂來作為節目配樂。(新浪娛樂評)

《花兒與少年第三季》與前兩季相比,它在人物設置、故事模式、場景展現等方面都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第三季節目特別針對南半球國家在「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地位進行設計,展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對這些國家的影響,突出中國的經濟、文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