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

德州學院(英文名稱為Dezhou University),別名德院,位於山東省德州市境內,是山東省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山東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榮獲「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起效合作培養人才先進單位」等稱號。2021年,德州學院獲批成為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單位。

德州學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71年5月創立的德州師範專科學校,1998年升格為德州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審批通過後正式更名為德州學院。

德州學院

截止2022年12月,德州學院擁有22個二級學院,3個研究院,70個本科專業,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以及1個中外合辦辦學機構。專任教職工1497名;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23000餘人,學校佔地面積132.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8.9萬平方米,館藏圖書240.7萬冊。

歷史沿革

德州師範專科學校

1971年5月,德州師範專科學校建立,最初的校址選在德州市德城區三八路46號。

1971年5月11日,啟用「山東德州師範專科學校」印章,招收241名工農兵,初設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四個兩年制專業。  

1977年,高考政策恢復,增設了音樂、美術兩門藝術科專業,1977共招收學生355名。

197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德州師專成為普通高等學校,同年增設了體育系,1979年又增設了政治系,1980年又增設了外語系。

1982年全校共計199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151人,講師46人,當時的校舍面積為22531.49平方米(約33.8畝)。

1982年,經地委和行署研究以及省政府的批准,德州師專擴建新校區,位置在德州市東北郊北園路東首,佔地面積320畝,新校區分為南北兩院,南院是教職工生活區,北院作為教學區。

新校區於1988年初建成並交付使用,同年6月全體師生遷入新校區,后擴大辦學規模,非師範類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進入德州師專學習。

截止1993年7月,德州師專已開設5個非師範專業,包括公關文秘、計算機及應用、化工、電子電氣技術和經貿英語。

1994年又開設了實用美術、法學2個非師範專業,所有開設的非師範類專業均列入國家招生計劃。

德州高等專科學校

1996年6月,根據中共德州市委、市政府做出的決定,德州師專、德州教育學院、德州市職業大開始籌備三校合併辦學的工作。

1998年3月9日,經國家教委的同意,將三校合併,並命名為德州高等專科學校,同年3月25日,德州高等專科學校揭牌儀式在德州師專學校門口舉行,德州高等專科學校宣告成立。

1999年,原德州第一職業中專和德州紡織工業學校一同併入德州高等專科學校管理,德州第一職業中專更名德州高專職業部,德州紡織工業學校更名德州高專工業部。

德州學院

2000年3月,原德州高專在國家教育部的批准下升格為德州學院,於同年10月26日舉行了掛牌儀式。

2013年,教育部發佈了《關於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德州學院汽車工程系的汽車服務工程專業、 醫學系的生物製藥專業和紡織服裝工程學院的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順利獲得教育部備案。至此,德州學院已開設62個本科專業。

2020年8月,德州學院正式加入中俄(山東)教育國際合作聯盟。

2021年6月28日,國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受聘德州學院。

2023年3月7日,德州學院聯合研發中心成立。11月,德州學院附屬中學、德州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德州學院附屬醫院揭牌成立。6月13日,德州學院別爾哥羅德食品科學學院成立揭牌儀式舉行。12月5日,德州學院附屬醫院掛牌儀式在德州市立醫院舉行。

德州學院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截止2022年12月,德州學院共設有22個二級學院、3個研究院、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並開設有70個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截止2022年7月,德州學院有兩個省級重點學科、兩個省級文化藝術重點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為生物物理學和服裝設計與工程,省級文化藝術重點學科為民俗文化學和地域音樂文化。

2009年,德州學院被確定為山東省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山東師範大學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原子和分子物理、微生物學三個專業上聯合培養了39名研究生。

德州學院初步建設了紡織服裝、食品生物、化工製藥、能源機械、等應用型優勢學科專業群以及具有傳統優勢的教師教育學科專業群使學科與專業能夠對接。

師資力量

截止2022年12月,學院有1497名專任教師,其博士學位教師和碩士學位教師1200餘人,高級職稱教師532人,兼職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74名。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省突出貢獻科學家、省教學名師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7人。

教學建設

截止2021年4月,德州學院擁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36門省級精品課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雙語示範課程、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等57門,獲批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人才引育計劃建設團隊、兩個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十個青創科技計劃創新團隊、五個省級教學團隊,一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兩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兩個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對外交流

截止2022年,德州學院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原則,引進國內外高水平專業教師來校交流,選派優秀教師赴國外訪學及參加學術會議交流。

與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的107所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獲批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德州學院別爾哥羅德食品科學學院,在辦中波、中俄合作本科層次教育項目2個。實施外語能力提升工程,參加「波蘭國際交流合作班」。加大與韓國世宗大學、波蘭羅茲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交換生項目的宣傳力度,鼓勵更多的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海外交流。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開展藝術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的合作辦學,與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大學開展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合作辦學,與美國底特律大學開展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合作辦學、與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開展計算機應用技術、護理兩個專業的合作辦學。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2年6月,德院有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3個、山東省院士工作站1個、山東省大數據發展創新平台3個、山東省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1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實驗室體系3個、山東省高等學校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1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2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山東省外事研究與發展智庫1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4個,市級科研平台17個。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4月,學校承擔和參與了783項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包括18項國家級,190項省部級,同時在核心期刊發表3179篇科研論文,包括789篇EI、STP收錄,220篇CSSCI核心庫論文,共計161部出版著作。獲850項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其中省部級以上超過50項,學院申請和授權了425項中國發明和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四個省部級獎勵。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止2022年,德州學院圖書館總面積2萬餘平方米。擁有紙質藏書240萬冊、電子圖書140萬冊、網上數據庫27個、期刊5127種、報紙41種。收藏的《六書正訛》《弘簡錄》《國語》《二程全書》《韓非子》《六經圖》《孔叢子》等古籍均為明清刻本,入選《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錄》。還收藏有《四庫全書》《四部叢刊》《民國叢書》《孔子研究》和英文版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等大型珍典。

德院圖書館館訓是「讀書修身,崇學明德」。

截止2022年,校圖書館獲四項省級榮譽、四項市級榮譽、六項校級榮譽。

省級榮譽包括「自動化建設先進圖書館」「山東省高等學校圖書館管理先進集體」 「山東高校三八紅旗集體」「山東省古籍保護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古籍保護工作突出貢獻單位」。

市級榮譽包括2017年德州全民閱讀示範基地、圖書館建設先進單位、巾幗建功示範崗、「十四五」第一批德州市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

校級榮譽包括先進黨總支、先鋒基層黨組織、先進黨支部、綜合治理暨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單位等。

德州學院

學術期刊

《德州學院學報》是由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德州學院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前身為1985年創辦的《德州師專學報》(季刊),2001年更名為《德州學院學報》。

《德州學院學報》為雙月刊,110頁碼,第1、3、5期刊登人文社會科學,2、4、6期刊登自然科學。是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收錄期刊,山東省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優秀期刊。

德州學院開設有地域文化研究,魯北發展研究,海上絲路研究,文學·藝術研究,歷史文化研究和高校教學研究,數理科學,化學與化工,信息科學,經濟管理,生態與資源環境,天體物理大數據等特色欄目。

校園文化

校徽

釋義:學校校徽基本圖形為打開的書形,體現「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的意蘊。校徽標誌主體書分四篇,分別代表學校肩負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四大職能,又彰顯「崇德」「啟智」「勵志」「博學」學校校訓的四方面內容。校徽書本由兩片綠葉托起,其一象徵學校充滿生命力,將會不斷發展壯大;其二代表學校培育學生,學生在德州學院茁壯成長。

德州學院

校訓

崇德啟智,勵志博學。

德州學院

校歌

《永恆的信念》

詞:季桂起

曲:張國慶

我們從祖國各地走來

相聚在魯北平原

我們帶來大海的雄闊

我們展示高山的尊嚴

傳承歷史的火炬

迎接時代的挑戰

崇德啟智 勵志博學

是我們心中永恆的信念

永恆的信念

我們從祖國各地走來

相聚在魯北平原

我們耕耘知識的土地

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

開拓人生的道路

描繪美好的明天

崇德啟智勵志博學

是我們心中永恆的信念

永恆的信念

傑出校友

張建祥,教授級高工。1984年考入山東省德州紡織工業學校(德州學院的前身)就讀機織專業。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棉紡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傑出工程師獎、第三屆山東省十大傑出工程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現任魯泰集團副總經理兼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同傑,1988年畢業於山東省德州師專物理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獲得者;國際天文聯合會(IAU) 宇宙學分會會員;國際宇航大會(IAC)搜索地外文明計劃常設委員會(IAA SETI) 中國唯一會員;中國地外文明搜尋(SETI)首席科學家。主持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重點研發項目。現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

注;以上數據截至日期為2022年12月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黨委書記:

徐學勤(核心組組長)(1971.5–1973.6)德州師專

焦念趙 (1979.9–1982.4)德州師專

劉鳳歧 (–1984.7)德州師專

徐學勤 (1986.2–1990.12)德州師專

馬勝奎 (1991.10–1996.2)德州師專

戚曉耕 (1996.2–2000.10)德州師專、德州高專

金清雲(2000.10–2007.2)德州學院

任運河 (2007.2–2011.9)德州學院

李保海(2011.10–2016.7)德州學院

劉文烈 (2016.8–2019.12) 德州學院

車濱(–2023.9)

校(院)長:

徐學勤(革委會主任) (1971.5–1973.6) 德州師專

焦念趙(1979.9–1982.4) 德州師專

劉鳳歧 (1982.7–1984.7) 德州師專

許煥玉 (1984.7–1999.2) 德州師專、德州高專

楊春喜 (1999.2–2000.10)德州高專

閆秉科 (2000.10–2004.4)德州學院

賀金玉 (2004.4–2013.7) 德州學院

馮健 (2013.7–2018.1) 德州學院

趙勝村 (2018.1–2022.4) 德州學院

註:括號內時間為任職時間

學校榮譽

2013年,學校獲」全國高校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學校評選年度「山東省教育國際交流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榮獲「2020—2021年度山東教育政務新媒體進步單位」

2022年,榮獲「山東省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