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

垓下之戰是公元前203年至公元前202年間楚漢兩軍在垓下發生的一場戰爭,最終以漢軍獲勝為結果收尾。

秦末農民起義后,隨着秦朝的滅亡,項羽和劉邦開始角逐天下共主之位,楚漢戰爭就此爆發,楚漢兩方歷經彭城戰役、京索之戰、成皋戰役等一系列戰役后,漢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楚漢雙方達成了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的和議。劉邦聽從了張良、陳平的意見,對楚軍進行追擊,通過固陵之戰、陳下之戰,於漢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成功將十萬楚軍圍困至垓下(今安徽固鎮縣東北沱河南岸)。韓信乘勢進攻,大敗楚軍於垓下。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人少糧盡,軍心渙散,紛紛逃亡。項羽突至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時,僅剩二十八騎,來回沖陣,再次殺開一條血路,向南疾走,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長江邊的烏江浦)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去。漢軍全殲垓下楚軍,獲得全勝,楚漢戰爭結束。

垓下之戰

學者陳懷荃認為垓下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戰役。這一戰役,標誌着秦末農民戰爭的完全結束和西漢時代的正式開端,具有重要的劃時代意義。

戰爭背景

楚漢相爭

秦末農民起義后,隨着秦朝的滅亡,項羽和劉邦開始角逐天下共主之位。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爭奪政權,楚漢戰爭就此爆發。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劉邦進至洛陽,出兵攻楚至彭城,自以為穩操勝券,卻被項羽突襲亂中取勝。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劉邦收關中士卒回到滎陽。項羽親自進攻下邑,繼續向西進攻,至滎陽。劉邦統率騎兵,在滎陽以東大敗項羽,又在於「京縣」(今河南鄭州滎陽豫龍鎮京襄城村附近)、「索亭」(今河南滎陽索河街道)之間擊敗楚軍,將項羽楚軍擊退到滎陽以東。京索之戰後,漢軍穩住陣腳,楚軍也無力突破漢軍防線進攻關中。雙方從來開始在滎、成一帶拉鋸,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直到漢四年(公元前203年)二月,韓信率漢騎南下,首先進攻楚國的魯地,急攻南下,進至廣陵(今江蘇揚州),盡降楚國城邑。

鴻溝合約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楚軍糧盡,項羽被迫議和,劉邦亦未能調來韓信、彭越援軍,於是雙方訂立和約「中分天下」。划鴻溝(古運河,位於今河南滎陽以東)為界,東歸楚、西屬漢。楚漢兩軍在滎陽、成皋一線相持兩年零五個月後,休兵罷戰和約定立后,劉邦派使者至楚營請求放還劉邦家屬,但都一一遭到拒絕。後來侯生往使,成功說服項羽放還劉邦家人。劉邦拜侯生為「平國君」,但侯生受封之後即隱退。

固陵之戰

鴻溝和約簽訂后,劉邦遂聽張良、陳平的建議,趁楚軍銳氣消磨殆盡的退兵路上發起追擊。於漢五年十月(前203)擊敗項羽親率楚軍取得陽夏(今河南太康),樊噲虜楚大將周將軍卒四千人。劉邦率領漢軍追擊項羽至固陵,不久便攻固陵楚軍,便擊破了楚大將鍾離昧的部隊。

戰爭起因

固陵之戰後,項羽南逃至陳縣,大將鍾離眜也趕到,漢五年十一月(公元前203年),漢將靳歙從濟陽來與劉邦會合,同時平定淮北的灌嬰到達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的頤鄉,劉邦與灌嬰會合,對駐陳的楚軍形成東西夾擊合圍之勢,項羽只得繼續東撤,陳縣縣令立即降漢。項羽繼續向東逃,此時劉賈已攻佔了壽春,項羽無心攻打壽春,立即調轉馬頭,轉向東方逃跑,越過已被屠成空城的城父(今亳州城父鎮附近)。直到漢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3年),項羽逃離城父,逃至垓下,漢軍迅速跟上,將10萬楚軍包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

戰爭經過

漢五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由陳縣撤退到垓下的項羽,決定傾其全力,與劉邦作最後的決戰。漢軍由韓信統領,共計三十萬,分為五個部分,孔將軍孔聚(又作孔熙)為左翼,封費將軍陳賀為右翼,劉邦坐鎮後方,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后待命。當時韓信軍,已經佔領了楚國首都彭城。三十萬大軍,一部沿泗水南下,大部渡過灘水,從東、北兩個方向壓迫過來,將楚軍東去進入東海郡的線路截斷。由陳縣方向尾隨而來的劉邦軍,與渡淮北上的英布、劉賈軍會合,從西、南兩個方向包抄而來,也是近三十萬大軍,力圖與韓信軍相會合圍。

項羽軍十萬人,數量只有漢軍的六分之一。項羽首先展開攻擊,楚軍前軍精銳,在鍾離昧的統領下正面衝擊韓信前軍陣首。韓信軍形勢不利,開始退卻。項羽掌握楚軍主力做中軍,緊隨鍾離昧前軍,做掩護支援後備軍陣的韓信前軍部隊也重整隊形,與後備軍一道,會合孔熙軍和陳賀軍對楚軍展開總攻擊。深陷包圍中的楚軍,在韓信三軍的分割包圍之下,幾乎全軍潰滅。

項王軍在垓下築營壘,兵少糧將吃盡。漢軍和諸侯軍重重包圍楚軍,之後楚軍在晚上聽到漢軍四面都唱起楚歌,軍心潰散。後項王乘夜色突破重圍,往南飛馬奔馳。天明,漢軍才發覺,命令騎將灌嬰率五千騎兵追趕。

戰爭結果

項王渡過淮河后,僅剩騎兵百人跟隨。項王到達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向一農夫問路,被騙,陷入大沼澤中。待到項羽走出沼澤時,灌嬰騎兵已經追趕上來,項羽為了擺脫追兵,往東而去,進入東城縣(現安徽定遠縣東南)境內時,身邊只剩下二十八騎。抵達四陵山(現安徽全椒和縣間),項羽自忖難以脫逃,於是登山集結二十八位騎士。項羽率領二十八騎突圍一路向東南而去,抵達東城縣烏江亭地界(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命部下下馬,將戰馬放生,二十六人手持盾牌刀劍步行,背靠烏江,相倚集結成三面環陣與漢軍血戰。血戰中的項羽,已經身負十餘處創傷,突遇舊友呂馬童,項羽稱自己被劉邦懸賞千金,封邑萬戶,不如成全呂馬童,於是揮劍自刎,享年三十一歲。遺體被呂馬童、王翳、楊喜、楊武、呂勝五人瓜分。

垓下一戰,劉邦全殲楚軍,獲得最後勝利。項羽敗亡后,楚地陸續平定,最後唯原項羽封地魯久攻不下,漢軍乃以項羽頭示魯,魯遂降,楚國至此全部平定。

戰爭影響

垓下之戰,漢軍適時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一天不到的時間便全殲十萬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決定性的戰役和終結點,更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事件,結束了秦末諸侯混戰的局面,為日後的兩漢盛世奠定了基礎,影響深遠,彪炳千秋。

後世評價

學者陳懷荃:垓下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戰役。這一戰役,標誌着秦末農民戰爭的完全結束和西漢時代的正式開端,具有重要的劃時代意義。

學者葉永新:無論從作戰規模和戰果的大小、對戰爭進程的影響以及史籍的有關記載等哪個方面來看,陳下之戰都不能與垓下之戰相比擬,垓下之戰的決戰性質仍不可否定。

學者陳銳:垓下之戰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漢王朝的基業由此奠定。

相關爭議

陳下之戰和垓下之戰是否為同一件事,在學界中有不同的看法。

認為陳下之戰和垓下之戰是一件事:學者陳可畏在《楚漢戰爭的垓下究竟在今何處》一文中,提出垓下在今淮陽縣境內之說。學者辛德勇在《論所謂「垓下之戰」應正名為「陳下之戰」》一文覺得其所謂「陳下」訛為「垓下」。

認為陳下之戰和垓下之戰不是一件事:學者葉永新在《陳下之戰和垓下之戰新探》一文中,陳下之戰與垓下之戰是前後相繼的兩次作戰,陳下之戰對於楚漢戰爭戰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垓下之戰才是雙方的最後決戰。

學者施丁在《陳下之戰與垓下之戰》《再談陳下之戰》兩文,提出陳下之戰與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後期的兩個戰役之說。據學者施丁研究,陳下在今河南淮陽,垓下在今安徽靈壁。《史記》、《漢書》記載都是清楚無誤的。所謂垓下在古陳邑,或謂「垓下」應為「陳下」的訛誤,都嫌證據不足。從《史》《漢》所寫內容來看,還得承認秦楚之際既有「陳下」,又有「垓下」,按《漢書·地理志》記載,「沛郡」中「洨國」本注是「侯國」。「垓下,高祖破項羽」,其中「垓下」若是「陳下」之訛,它也應當處在沛郡的洨國,而不是 「淮陽國」中的「陳」。從楚漢相爭後期的戰況及其時序中也能明確陳下與垓下不是一地,二者分處東西,相距二三百公里之遙,是不能捏二為一的。

軼事典故

榆抱桑

傳說,項羽兵敗退至垓下,中軍大帳扎在霸王城。帳邊有一小池塘,池水清澈見底。虞姬喜歡取水濯發,後人就把這池塘叫做「浣發池」。因戰事不利,虞姬在池塘邊常情不自禁地垂淚。在流淚的地方,後來長出了一棵桑樹。虞姬自刎后,項羽命人將自刎利劍埋在了她經常去的池塘邊,後來就長出了榆樹。奇巧的是,兩棵樹如同根所發,形成了桑榆連根的奇觀,當地人稱為「榆抱桑」。

四面楚歌

《史記·項羽本記》:「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後用來比喻被團團包圍,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霸王別姬

「霸王」,是指西楚霸王項羽;「姬」,是指項羽的小妾虞姬。整個成語字面意思就是說西楚霸王項羽與自己的小妾虞姬告別。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台。

相關作品

藝術作品

影視作品

後世紀念

垓下遺址

垓下遺址位於固鎮縣東部的濠城鎮,北臨沱河。2019年被評為AAA級景區,這裡相傳為楚漢戰爭最後決戰–垓下之戰中楚霸王項羽的大本營,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歷史典故的發生地。2007年至2009年考古表明,垓下遺址是距今4500多年前的大汶口時期城址,填補了淮河流域和安徽無史前古城的空白,被譽為「大汶口文化第一城」,被評為「200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3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垓下之戰

垓下古戰場遺址

垓下古戰場遺址,位於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境內睢水至洨水(今沱河)間開闊的平原地區。曾經在該地出土過銅鏃、銅劍等文物現收藏在縣文物所。遺址地表上採集到大量的陶器殘片,磚、瓦的殘片,為研究楚漢文化特別是楚漢戰爭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該遺址現已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垓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