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虎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sp. sondaica),貓科豹屬下已滅絕的老虎亞種。爪哇虎的體型相對於其他大陸老虎亞種較小,雄虎的體重為110~140kg,包括尾巴在內的體長為2.5m。雌虎的體重為75~115kg,體長比雄虎短20~30cm。爪哇虎背部的毛皮呈銹褐色,腹部為棕黃色,整體顏色與蘇門答臘虎非常相似,但其條紋相較於蘇門答臘虎更深更密。爪哇虎的鬍鬚是所有亞種虎中最長的。另外一個顯著特徵是爪哇虎的枕骨平台明顯狹窄。

爪哇虎曾分佈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它們更傾向於棲息在沿海和山地之間的茂密森林地帶,而不是遠離內陸的丘陵地帶。爪哇虎主要以爪哇鹿(Rusa timorensis)和野豬(Sus scrofa)為主要食物來源。與孟加拉虎相比,爪哇虎很少通過咆哮來展示自己的存在。每隻爪哇虎可能擁有75~170km²的領地。

爪哇虎

19世紀荷蘭在爪哇島上進行的農業革命,導致爪哇虎的棲息地逐年減少,喪失了棲息地的爪哇虎開始攻擊人類,與人類關係日趨緊張,19世紀早期,當地政府首次使用專業獵虎人捕獵爪哇虎。雙重威脅之下,爪哇虎的數量急劇減少,20世紀80年代,爪哇虎正式被列為已滅絕的物種。

命名與分類

1758年,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在他的著作《自然系統》中首次對老虎(Panthera tigris)進行了描述。1844年,科恩拉德·雅各布·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根據一隻單一的模式標本,對爪哇虎亞種(Panthera tigris ssp. sondaica)進行了描述,並確定了其學名。同時,他還對東北虎亞種(Panthera tigris altaica)進行了描述。之前,這些虎的亞種是根據體型、頭骨結構、毛色和斑紋來分類的,因此,最初特明克是基於它們不同的毛皮長度和質地將爪哇虎與東北虎區分開來。隨著分子分類學的發展,DNA研究發現,爪哇虎與蘇門答臘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有密切的親緣關係,並且與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的關係更加顯著。2017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下屬的貓科專家組(Cat Specialist Group)的科學家根據形態學對爪哇虎進行了分類修訂,將其歸類為獨立的物種,並將巴厘虎和蘇門答臘虎視為爪哇虎的地域變種,不再將這三個亞種視為獨立存在。

演化

老虎,同其他食肉動物一樣,可以追溯其起源至細齒獸類(miacids),這是一類與漁貓(Felis viverrina)相似的動物。它們生活在約6,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這些細齒獸類是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身體修長且四肢短小而靈活。經過數百萬年的自然選擇與進化,它們分化出如虎、家貓(Felis catus)、熊(Ursidae)、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和赤狐(Vulpes vulpes)等多種動物。需要指出的是,劍齒虎(Smilodon)並不是現代老虎的直接祖先,它是貓科中的一個已經滅絕的獨立分支。

進入更新世時期,由於海平面的波動,導致巽他陸架(The Sunda Shelf)大片區域多次顯露出來,將亞洲大陸與蘇門答臘、爪哇和巴厘島連接在一起。經過鑒定發現,在爪哇島發現的最古老虎化石距今約100萬年,這意味著正是在更新世時期,老虎從亞洲大陸傳入了爪哇島。

歷史上的爪哇島曾是多個虎亞種的棲息地,如東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oxygnatha)、爪哇巨虎(Panthera tigris trinilensis)和索羅虎(Panthera tigris soloensis)。2004年的一項科研成果發現,通過分析134個虎的樣本,推斷所有虎的亞種可能在約7.2萬~10.8萬年前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一時期相較於豹屬(Panthera)的其他貓科動物要稍晚。在大約8萬年前,現代形態的爪哇虎開始在爪哇島上出現。但到了晚石器時代(約5,000至3,000年前),由於森林的增長和可能的人類干預,爪哇虎的數量開始減少。

形態特徵

爪哇虎比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和東北虎的體型小,但又略大於蘇門答臘虎。雄虎的體重為110~140kg,包括尾巴在內的體長為2.5m。雌虎的體重為75~115kg,體長比雄虎短20~30cm。爪哇虎之所以體型相較於其他大陸亞種較小,是因為遵循了伯格曼法則,即溫度越高,動物越輕,這是一種自然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體溫調節機制。此外,爪哇虎在其生存環境中能夠獲得的獵物相對較小,這也限制了爪哇虎的體型。

爪哇虎毛髮密集且短,背部的毛皮呈銹褐色,腹部為棕黃色。條紋非常細,經常分叉或由斑點構成。整體顏色與蘇門答臘虎非常相似,但其條紋相較於蘇門答臘虎更深更密。爪哇虎的鬍鬚是所有亞種虎中最長的。

爪哇虎的口鼻部分較長且狹窄,枕骨平台明顯狹窄,犬齒相對於頭骨的大小較長。雄性的頭骨長度為30.6~34.9cm,雌性的頭骨長度為27.0~29.2cm。

爪哇虎

爪哇虎

爪哇虎

分佈棲息

分佈範圍

爪哇虎曾分佈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它是蘇達群島三個虎種群之一。

爪哇虎

棲息環境

對於爪哇虎這樣的大型捕食者來說,在爪哇島生存並不容易。這是因為這裡經常下雨,生物量有限,而且該島位於大型鹿科(Cervidae)有蹄類動物的領地邊緣。20世紀30年代對印度尼西亞烏容庫隆國家公園的觀察發現,爪哇虎更傾向於棲息在沿海和山地之間的茂密森林地帶,而不是遠離內陸的丘陵地帶。

生活習性

覓食行為

爪哇虎主要以爪哇鹿(Rusa timorensis)和野豬(Sus scrofa)為主要食物來源。此外,它們還捕食爪哇野牛(Bos javanicus)、赤麂(Muntiacus muntjak)和爪哇鼷鹿(Trugalus javanicus)。有時,它們也會捕食水鳥和爬行動物。根據糞便中的殘渣分析,還發現它們以較小的獵物為食,如獼猴(Macaca)、刺蝟(Erinaceus)和小齒椰子貓(Arctogalidia trivirgata)等。

爪哇虎通常採用伏擊的方式捕食。如果它們被獵物所發現,通常不會浪費力氣進行徒勞的追逐,也不會與危險動物直接對抗。1938年10月,烏容庫隆國家公園的管理員安德里斯·胡格沃夫(Andries Hoogerwerf)目擊了這樣一幕:一隻正在走過草地的母爪哇虎被正在吃草的島鹿和爪哇野牛(Bos javanicus)發現。當這隻爪哇虎距離它們大約100米時,島鹿聚集在一起盯著它,而爪哇野牛則圍成一個半圓,母牛和公牛保護著幼崽,慢慢地朝爪哇虎走去。爪哇虎首先試圖隱藏並朝著島鹿走去,但當意識到被發現時,它悄悄地繞過爪哇野牛離開了。1939年1月,胡格沃夫觀察到一隻爪哇虎和一隻爪哇野牛公牛在一個小草地上相遇,兩者都沒有試圖攻擊對方,爪哇虎平靜地走進了森林。

其他行為

與孟加拉虎相比,爪哇虎很少通過咆哮來展示自己的存在。 它們的咆哮,通常發生在夜間、下午晚些時候或傍晚。它們的領地範圍主要通過足跡和預測獵物生物量的方法進行估計。每隻爪哇虎可能擁有75~170km²的領地。領地可能會重疊,個體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寬容程度。爪哇虎通過剝樹皮、刨土、尿液和糞便來標記領地,且從不會將這些標記埋藏起來。

生長繁殖

關於爪哇虎的繁殖的文獻記載非常少。僅有資料表明,爪哇虎的雌性和雄性只在發情期間交往。懷孕的時間大約是100~106天。幼仔的數量相對較少,記錄的最大數量是4隻,但最常見的觀察結果是1~2隻。

滅絕

滅絕原因

棲息地被破壞

18世紀末,爪哇虎依然遍布整座爪哇島。其主要集中分佈在森林邊緣,與人類的生態位相當重疊。而爪哇虎在這個熱帶豐富的島嶼上的滅絕,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19世紀荷蘭在爪哇島上進行的農業革命。19世紀中葉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高效有序地將爪哇的所有剩餘耕地納入生產,森林被大規模砍伐,以擴展植物園,伴隨著這一活動的是爪哇和馬杜拉(印尼東北部的一個地區,與爪哇島通過馬杜拉海峽相連)的成千上萬勞工的遷徙。大量的森林地區、沖積平原和河流流域被改造用於農業,爪哇虎的棲息地銳減。

人類獵殺

隨著棲息地的逐年減少,爪哇虎開始攻擊人類和農場動物。研究員彼得·布姆加德(Peter Boomgaard)搜集整理了1633年~1687年,以及1812年~1869年總共70個爪哇虎襲擊的人類的故事後發現,儘管有部分故事是虛構的,但仍然顯示出,受害者主要是戶外工作的男性,比如郵遞員和農民。

爪哇虎被視為巨大的威脅,居民因此圍繞村莊設防,甚至放棄村莊。爪哇虎的襲擊在季風季節和結束時達到最高強度。1822年,當地政府首次使用專業獵虎人捕獵爪哇虎,估計在1830年~1860年間,爪哇島每年共擊斃了1250隻虎和花豹(Panthera pardus)。

爪哇虎

爪哇虎

保護措施

進入20世紀后,迅速減少的爪哇虎數量引起了生物學家的重視,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爪哇建立了一個保護區系統,包括烏容庫隆(Ujung Kulon)國家公園、巴魯蘭(Baluran)國家公園和勒溫桑昌(Leuweung Sancang)保護區。1972年,爪哇島東南海岸的梅魯貝蒂(Meru Betiri)也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爪哇虎。1980年,在科學家的建議下,印度尼西亞自然保護局將該保護區升級為國家公園,以更好地保護爪哇虎。

滅絕過程

儘管印度尼西亞政府開始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試圖保護爪哇虎,但到了1940年,爪哇虎已經從除了最偏遠的島嶼地區外的所有地方消失。20世紀50年代,爪哇虎野外數量僅有20~25隻,20世紀60年代中期,爪哇虎只在烏容庫隆國家公園、巴魯蘭國家公園和勒溫桑昌保護區這三個地方存活下來。到了1970年,爪哇虎只能在梅魯貝蒂自然保護區找到,且數量僅剩15隻。1976年在梅魯貝蒂自然保護區發現了3~5隻爪哇虎的蹤跡。到了20世紀80年代,有經驗的觀察員再也沒有找到虎的任何倖存跡象,爪哇虎正式被列為已滅絕的物種。

200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爪哇虎正式列為滅絕(EX)動物。

相關文化

具有人類的靈魂

在東南亞,人們深信虎與人類有著共同的祖先,因此傳統認為「虎有人的靈魂」。根據古老的爪哇寓言,人類和虎最初都是食草動物,像兄弟一樣和平共處。動物們以雞屎藤(Paederia foetida)和榴槤(Durio zibethinus)的葉子為食。然而有一天,發生了一些意外。在準備食物時,一個男人意外地切斷了他的手指,這塊肉不小心掉進了動物們的午餐里。動物們嘗到了這份美味,從那一天起逐漸變成了野生動物。另有一種傳說稱,在東爪哇的北海岸,爪哇虎和鱷魚被認為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謝赫·賽義丁·阿里(Sjeh Sajjidina Ali)的後代。

叢林之王

爪哇虎在爪哇文化中被賦予神奇的力量,與人們對待森林的看法密切相關。森林被視為充滿神秘和黑暗力量的地方,與文明的概念形成鮮明對比。傳說中,爪哇虎與森林緊密相連,被認為通過讓村莊居民感到驚嚇來保護森林,而森林則通過為爪哇虎提供庇護來保護它。

根據傳說,爪哇虎可以通過在叢林洞穴中進行四十天的齋戒和冥想來獲得魔法力量,該力量使它能夠在叢林中變得隱形。然而一旦爪哇虎不慎被人類看到,它必須再次齋戒四十天以恢復其魔法力量。

薩滿教

爪哇虎在東南亞的傳統中被視為薩滿教的保護者。根據這些傳統,虎與森林有著緊密的聯繫,同時也能與祖先和保護靈進行溝通。薩滿與動物有深厚的聯繫,因此常常被與動物及其魔法屬性聯繫在一起。薩滿能夠像動物一樣出現和消失。在東爪哇的傳統中,薩滿可以召喚一種被帶入信任的虎,這種虎能夠用兩隻腳行走,還可用作騎乘的動物。通過燃燒香薰,薩滿可以召喚出這種虎。

物種對比

根據DNA研究成果,爪哇虎與蘇門答臘虎有密切的親緣關係,但兩者形態特徵上也存在一些差別。

目擊事件

至今仍有許多爪哇虎愛好者堅稱該物種還可以在爪哇找到蹤跡。2016年,據稱在東爪哇的阿爾朱諾山(Mount Arjuno)拍到了一隻爪哇虎。後來證明這是一個惡作劇,照片實際上是在阿爾朱諾山坡上的普里根野生動物園(Taman Safari Prigen)拍攝的一隻孟加拉虎。2017年8月,在烏戎庫隆國家公園,一名野生動物護林員拍攝到一隻據稱是爪哇虎的動物。但經一名老虎專家證實這隻動物實際上是一隻爪哇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