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卡病毒

博卡病毒(Bocavirus)是細小病毒家族中的一種病毒。人類、牛和狗是自然宿主。潛伏期(4-7周),易感人群(兒童等)。人博卡病毒會引起肺炎或支氣管肺炎,動物博卡病毒會引起呼吸道感染。

該病毒最早於20世紀60年代初首次在牛群中發現,隨後宿主範圍逐漸擴大、新的病毒種不斷發,包括犬細小病毒(Canineminute virus)、豬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貓博卡病毒(Feline bocavirus)、大猩猩博卡病毒(Gorillabocavirus)和加利福尼亞海獅病毒等。

博卡病毒

人博卡病毒(HBoV),它主要引起兒童呼吸道感染,也會與其他病原體合併感染。最常受影響的年齡組似乎是6個月至3歲之間的兒童,其主要發病感染季節為冬春季。

歷史

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發現於2005年,是當時為確定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而作為「病毒探索計劃」中的一部分,這種呼吸道病毒現在被分類為1型HboV,隨後在糞便樣本中檢測到相關病毒:2型~4型HBoV7-7。

病原學

HBoV為一單鏈線狀DNA病毒,屬於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亞科。該病毒於2005年9月瑞典Allander等首先採用隨機PCR並結合生物信息學方法,從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樣本中發現一種細小病毒樣核苷酸序列,所推導的氨基酸序列與牛(bovine)細小病毒序列有42%同源性,和犬(canine)細小病毒序列有43%同源性,因此,取其兩者中的bo和ca字母組合,命為人博卡病毒。

該病毒含有2個開放式讀碼框,分別編碼非結構蛋占(NS1)和2個衣殼蛋白(VP1、VP2)。從世界各地向GeneBank 提交的100餘條的HBoV核酸序中,國內羅迪賢等從5條全基因測序對比分析,可以分為兩個群,即CRD2、st2與CZ643、st1組成第一群,WLL-1為第二群,它們間差異不大。

博卡病毒

傳播機制

臨床表現

研究發現,人類博卡病毒獨立致病不多,多合併其它病原體感染,其中最常合併的呼吸道病毒為合胞病毒,其次為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最常合併的腸道病毒為輪狀病毒,但關於人類博卡病毒混合感染與疾病嚴重程度關係目前尚不明確。人博卡病毒單純感染主要導致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感染呼吸道后,主要表現為咳嗽、喘息等癥狀,伴或不伴有發熱,嬰幼兒或患有基礎疾病的兒童感染后容易引起肺炎、支氣管炎等;感染胃腸道后,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檢查診斷

嚴峻的疫情讓新病毒之說(博卡病毒或Kobu病毒)不脛而走。畜牧類門戶網站及各大論壇都流傳著這樣一組報道:「據華中農大病毒室對送檢的60份病料檢測發現:52份病料檢測到新病毒『博卡病毒(或Ko⁃bu病毒)』,檢出率86.6%;而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和輪狀病毒等檢測率不足5%。」

哺乳仔豬腹瀉特點治療效果。為甚要選用腸移健治療豬博卡,注射后吸收迅速,1小時內生物濃度達到峰值,有利於更好的發揮生物療效。在體內生物活性維持時間長。

安全性高,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屬國際綠色藥品。徹底解決獸葯殘留問題。無免疫抑制性,長期使用無耐藥性。

腹瀉日齡早,最早可在1日齡,多在3~4日齡。糞便性狀均是黃色稀粥樣,沒有特異惡臭味,沒有過多的氣泡,沒有眼觀的血液成分。未見傳染性胃腸炎樣水樣腹瀉。嘔吐物為黃白色凝乳塊與胃液,腹瀉前多嘔吐,腹瀉開始嘔吐停止。其它癥狀。體溫在4O ℃左右,部分病豬體溫正常,腹瀉初期多保留吮乳欲,脫水發生較快,眼球下陷明顯,一般不見DIC(瀰漫性血管內凝血)過程,病程約3~5天。流行病學。腹瀉只發生在產房哺乳仔豬,連續多批次發生,可以連綿半年之久;發病率為50%~100%,按病毒性腹瀉或細菌性腹瀉治療死亡率80%~100%。種豬、保育豬、中大豬均不發生;產房的衛生管理與既往相同,找不到相關原因,同樣也找不到外源性疾病傳入的跡象;此次流行主要發生在中大規模豬場,小豬場與散養戶發生較少。

病毒治療

博卡病毒一般治療需要一周。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出現嚴重情況。

博卡病毒是一種與人類急性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的新型病毒。是一種細小病毒,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和胃腸炎。兒童比較容易受到感染,其感染性不是特彆強。對於博卡病毒一般治療一周就可以治癒。

對於患有博卡病毒的患者來說,如果出現咳痰的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如羧甲司坦口服溶液、鹽酸氨溴索糖漿、蛇膽川貝液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對藥物過敏的患者禁止使用。對於出現呼吸困難的患者,建議及時進行吸氧。嚴重時可給予機械通氣,進而幫助度過危險期。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流行病學

2005年,Allander等首先報道在17例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中發現HBoV,並有2種明顯不同基因型流行。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美國、日本等都相繼報道本病毒感染存在。各地報道認為高發年齡為6個月至3歲的兒童,感染率各地報道不一,大概在4.4%~5.7%。

HBoV感染高發季節,在澳大利亞整個冬季均能檢出本病毒,但在美國以1~3月和10~12月檢出率最高(5.2%)。該病毒可以單獨感染,也可與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混合感染。

趙林清等於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收集的標本以HBoV的NP1基因作PCR基因片段檢測HBoV,陽性檢出率為4.1%,以毛細支氣管炎患者中最高(10.9%),而支氣管炎患者中為6.3%。年齡分佈為5個月至5歲,尤其是1歲以下的患兒發病最高。中國內其他報道7例嬰幼兒患者均在冬春季發病。

防護措施

該病毒感染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處理方法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病人或者攜帶病毒、細菌的隱性感染者的空氣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密切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要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在公共場所應規範佩戴口罩。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在霧霾天氣時,不要到戶外活動。要注意個人衛生,不能隨地吐痰,日用品及時清洗,必要時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