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丹霞山(中國紅石公園)位於中國廣東省韶關東北側的仁化縣,總面積292平方千米,北部、西部基本沿新韶仁公路、省道246線為界,東北、東、東南基本沿國道106線和國道323線為界。

丹霞山是南嶺山脈中段的的低山丘陵區,山峰海拔不超過500m,山頂平坦,坡陡、麓緩,岩石裸露,成為地貌學上的「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是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屬於一個中新生代構造盆地,其地質構造以近水平塊狀構造為主,其內部的大節理網控制丹霞山塊的分佈格局而其岩層產狀則控制丹霞山的坡面形態。景區屬於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丹霞山植被類型獨特,動植物種類較為豐富,珍稀植物數量較多。丹霞山包括丹霞山、韶石山、大石山、陽元山、錦江共5個區域,地貌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石構成,是以世界罕見的壯年期峰林—峰叢式丹霞地貌、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獨特的丹霞地貌生物群落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丹霞山

丹霞山景區以自然風景為主題、以赤壁丹崖為特色,集雄、險、奇、秀、幽於一身,目前已開發了長老峰、陽元山、翔龍湖、錦江長廊等四大景區,遊覽面積近30平方千米。丹霞山景區構成包含三峰、九岩、十二景,即茶壺山、寶珠峰、海螺峰、五象過河、望夫石、蠟燭峰、僧帽峰、童子拜觀音、鯉魚跳龍門等神奇般的景觀。

丹霞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存有眾多名門古剎、文人墨跡、摩崖石刻,如明末遺臣李永茂故居、清初淡歸和尚創建的別傳寺及六祖堂舊址等,是中國著名的遊覽勝地。丹霞山景區內的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空間分佈及營建特點,以獨特的方式與丹霞山自然景觀相融會,形成了與古代社會歷史、傳統文化緊密聯繫的文化景觀。另外,丹霞山景區已完成200多個地質、生態、人文、非遺和天文的科普研學課程,打造了「野生植物辨認大賽」等一系列旅遊教育品牌賽事。

丹霞山自1988年以來分別獲得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的評稱,並成為中國重要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國家林草科普基地。

命名

《丹霞山記》是最早出現丹霞山地域名詞的著作,但對取名的具體時間源於何時始終不太清楚,以下有兩種可能的命名來源:

來源一:

丹霞山的名稱來源於明嘉靖三十年(1556年)《錦石岩》中的「水盡岩崖見,丹霞碧漢間」,也有人說來源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詩人殉家行的「丹霞煙留處,黃粱秀未曾」。

來源二: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仁化縣誌》中《丹霞山水總序》又說傳說丹霞山為「燒木佛地』,李公(李永茂)不忍更改其名;」因為「燒木佛」是唐代鄧州丹霞山天然禪師(739~824年)的故事:說天然禪師在惠林寺遇天寒,就焚燒木頭佛像來取暖(《祖堂集》);「燒木佛故事」既然是李永茂故鄉鄧州丹霞山的事,於是不忍忘本,就用故鄉鄧州的「丹霞山」來命名仁化的。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丹霞山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仁化、曲江兩縣交界地帶,被視為仁化縣山,丹霞景區北至丹霞街道辦群樂南側山頂,東北沿國道106線至冷水坑,南部邊界基本沿九龍溪(廟仔坑)主河谷至楓樹窩頂北側山谷,往東沿其支谷至龍坑北,景區總面積292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13°36’15″~113°46’40″、北緯24°51’49″~25°03′36″之間。丹霞山一帶分佈有多條古驛道,連接韶關、始興、南雄、樂昌等地,是南來北往的重要交通線路。

氣候

丹霞山風景區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雨量充沛,冬季溫度較低,因為南嶺山脈對北方南下寒流形成阻隔,同時因丹霞山海拔高度不高,地勢陡峭、河谷深切、且岩石暴露面大,在其溝谷地帶形成水濕條件極好的相對封閉的小氣候,強化了局部輻射熱,從而造成了丹霞山地區溝谷夏乾熱、冬溫暖。丹霞山地區年平均氣溫為20攝氏度,月平均最高溫度在7月為28攝氏度,月平均最低溫度在1月為10攝氏度,年降雨量1640毫米,集中在每年的3~7月份,冬季偶有降雪。

地質

丹霞山在大地構造上屬於一個中新生代構造盆地,盆地的地質構造是以近水平塊狀構造為主,其內部的大節理網控制丹霞山塊的分佈格局而其岩層產狀則控制丹霞山的坡面形態。白堊紀時期,丹霞山是南嶺的一個山間盆地,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同時洪水與河流又把泥沙碎石帶到這裡沉積下來,砂岩和礫岩一層一層交互沉積形成了一套巨厚岩層;在高溫的環境下,沉積物中的鐵元素氧化使岩石呈現紅色,在地質學上被稱為紅層。在距今7000年前後,景區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岩層間發育了大量的斷裂和裂隙,地表流水沿裂隙向下強烈侵蝕導致岩石崩塌,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峽谷和赤壁丹崖的群山,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

地形地貌

丹霞山屬於低山丘陵區,山峰海拔不超過500m,山頂平坦,坡陡、麓緩,岩石裸露,成為地貌學上的「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是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景區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丹霞山的主體像一座紅色城郭,山勢挺拔,山頂呈脊狀而平坦,一般海拔高度為340~40米,最高點為408.7米;周圍坡面為懸崖陡坡,因有水平軟硬岩層間的差別,常形成突出的懸崖,如西南段的西北坡可見到三層懸崖;因垂直節理髮育和岩石含石灰質較多,經溶蝕而產生很多溝和穴,如錦石岩,它兼有石灰岩景觀特色;在山麓,由於崩塌物質的堆積,常形成和緩的崩積坡。

丹霞山

水文

丹霞山景區的水系主要由湞江及其一級支流錦江和黃竹河等構成。錦江從丹霞山中部穿過,到東南與丹霞山東麓的湞江交匯,向南在大橋鎮匯入北江,通達珠三角地區。錦江從東北流入丹霞盆地,呈嵌入曲流形式,在本區內長約34千米,到達南邊后,匯入湞江。丹霞山地區降水豐富,且山區植被保存良好,故景區內大小河流均常年有水。景區山峰絕大多數為分散孤立狀,山頂匯水面積狹小,無雨時山頂沖溝基本無水流,瀑布也斷水。丹霞山南面和東南面山谷中則是人工湖(碧湖),湖面彙集了黃沙坑溪和芳坑溪水,過閘后注入錦江。

丹霞山

景區山體岩洞和溝谷山澗中,有數處清泉,丹霞山的清泉主要有乳泉、龍王泉、雲岩泉,龍尾泉、噴五泉、芳泉、鏡沼泉等。丹霞山形成丹霞山地貌的丹霞組,受到沉積古地理環境制約,丹霞盆地邊緣的礫岩。丹霞組上部和中部主要是沙泥質岩石。該地層保水能力差,富水性弱,泉水出露少;因陸源碎屑組成的丹霞組含有裂隙水,又由岩層發育北北東向和近東西向節理,同時區內有一系列北北東向斷裂,所以,在節理裂隙和斷層破碎帶內可含有裂隙承壓水。丹霞組下部以礫岩和砂礫岩為主,厚度約100~500米,局部礫岩層的礫石成分較多為碳酸鹽岩組成,含溶洞裂隙水,岩溶發育,含水較豐富。

生物多樣性

植物

丹霞山植被類型獨特,種類較為豐富,珍稀植物數量較多。丹霞山位於南亞熱帶的北緣,原生植被具有由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南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過渡的特徵。景區高等植物有216科891屬2266種,重點保護植物1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分別為中華水韭和仙湖蘇鐵;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9種,分別為金毛狗、水蕨、樟樹、丹霞梧桐、花櫚木、紅豆樹、半楓荷、喜樹、中華結縷草。丹霞山包含2270餘種高等植物,300餘種大型菌類,這裡陸續發現了丹霞梧桐、丹霞蘭、丹霞剛竹、丹霞瘦臍菇等39個新物種,均為珍稀瀕危極小種群。

動物

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記錄野生動物2000多種,包括獸類49種,鳥類273種,爬行動物72種,兩棲動物29種,昆蟲1518種,蜘蛛77種,魚類等水生動物57種。景區內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黃胸鵐、黃腹角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豹貓、白鷳等。

歷史沿革

文化背景

丹霞山最早的人類活動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鯰魚轉遺址。舜帝時期,丹霞山以東南方向的「韶石」之名流傳最為久遠,「韶石」據傳得名於舜帝南巡登韶石、奏《韶》樂的傳說。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軍南下平陳,將原本的東衡州改稱韶州,「韶」即「取州北韶石為名」,可見隋初「韶石」傳說已有相當影響力。

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張九齡在大庾嶺主持開鑿梅嶺道,進一步加強了嶺南和長江流域、中原等地的經濟與文化聯繫。唐宋時期丹霞山地區人口增多,錦江、湞江沿岸出現多個村落,上京古道沿線的金龜岩廟、穿窿岩廟、打鑼岩廟發現有大量宋代石刻,也證明當時佛教文化在粵北的傳播發展盛況。

明清時期,尤其是明清之交朝代更替的時代背景下,大批明朝遺民湧入嶺南地區,抗清未果后遁入佛門,使這個時期嶺南佛教和僧侶獨具特色,這一現象被稱為「逃禪」,受當時特殊的外部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影響,丹霞山開發度明顯增快,形成在奇峰陡崖上建古寺、山寨等特有的文化景觀。

建設歷程

1928年,中國科學家馮景蘭在這個地方考察,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岩、礫岩命名為「丹霞層」。

1938年,科學家陳國把由丹霞層構成的特別漂亮的地貌景觀命名為「丹霞地形」。

1976年,丹霞山開始旅遊開發,當時仁化縣為保護丹霞山名勝古迹,成立了丹霞山管理所。

1980年,景區成立了丹霞山中國旅行社。

1980年~1993年,景區正式開放,共接待遊客829.8萬人次,其中國內遊客277.7萬,境外遊客52.1萬,平均每年接待23.56萬。

遊覽簡史

在秦漢時期,丹霞山就有得道真人道元在混元洞、獅子岩一帶修行。

隋唐時期,丹霞山開始有僧尼經營,在明清時期達到最盛。

魏晉時期,丹霞山已為嶺南名勝,韓愈、張九齡、楊萬里都留下了讚美丹霞山的詩篇。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溱水》記載:「兩石對峙,相去一里,大小略均,似雙闕,名曰韶石。」「此方定是神仙宅」—蘇軾是這樣讚美丹霞山的。

景觀布局

丹霞山是一座天然的紅石公園,主要分為巴寨景區、錦江遊覽區、翔龍湖遊覽區、陽元石遊覽區、長老峰景區等。巴寨景區位於丹霞山最西北部,主要景觀有巴寨、姐妹峰、觀音石、朝天龍到五仙岩、田螺寨等。其中巴寨是丹霞山的最高峰,享有「丹霞至尊」之美稱;錦江遊覽區在丹霞山的正中央,將景區分為東西兩側,可以觀看錦江沿線的長老峰及陽元石等景點;翔龍湖遊覽區分佈在丹霞山最東南部,景點包括陰元石、玉帶橋、毓秀亭、乘龍台、仙居岩道觀及卧龍崗等;陽元石遊覽區靠近錦江湖畔的丹霞山偏西北部,包括陽元石、玉女攔江、群象出山、通泰橋及文星石等;長老峰景區分佈在丹霞山的偏東南方向且靠近錦江湖畔,主要景點有長老峰、錦石岩寺、觀日亭等。

丹霞山

主要景點

巴寨景區

巴寨景區在丹霞山西南約10千米處,北至坪崗村南山脊,西至古溪水河谷平原邊界,南至古溪—白蓮河谷到大瑤山一線,東至錦江風光帶西緣,以大體量丹霞山塊為特徵,是整個風景區地勢最高的區域,總面積40多平方千米,當地人俗稱大石山,由錦水、田園、村落及仙山瓊閣群山組成。仙山瓊閣群山是巴寨景區景點的集中地,主要景觀有巴寨、姐妹峰、觀音石、朝天龍到五仙岩、田螺寨等。其中巴寨是丹霞山的最高峰,享有「丹霞至尊」之美稱。巴寨峰的山腰是一處百米多高的絕壁,只有一條縫隙能夠攀至山頂,是歷代戰亂時期的天然軍事堡壘,在歷史上從未被攻破過。

丹霞山

錦江遊覽區

錦江遊覽區,將丹霞山的整個風景區一分為二,地理上北至車灣一帶董塘河流域至阿婆岩村後山頂,南至錦江口,不包含丹霞電站以上部分丹霞景區內的錦江段,瑤山電站以上部分主要是車灣-夏富平原農耕區,山水田園風光組合,瑤山電站以下主要為曲流峽谷河段。

景區以錦江遊船為主線,沿途幾十處景點串珠分佈,陽元石、群象過江、牧象童、赤壁丹崖、群象過江、金龜朝聖、姐妹峰、茶壺峰等奇景及農村田園秀色一覽無餘,景區開闢了機動遊艇、划船、游泳等項目。

翔龍湖遊覽區

翔龍湖遊覽區位於丹霞山南側谷地,因湖面輪廓酷似一條騰飛的龍而得名,沿湖有龍角山、龍鬚洞、九龍峰、仙居岩道觀等景點20多處,山崖上有古今龍文化石刻。景區從龍頭至龍尾總長1350米,水深18米。自然景觀有三澗、六峽、九洞、十八峰,山崖上古今龍文化石刻比比皆是。

丹霞山

陰元石 

玉女台向上就是陰元石所在。它高10.3米,寬4.8米。石中有一個洞,洞深4米,洞高5.3米,唇寬0.75米。因其相當相似女性生殖器的石塊稱之為「母親石」「少陰石」和「生命之門」,示為少女的柔情、芳心。

丹霞山

玉帶橋、毓秀亭  

兩座橋建於龍腰部的玉帶石上,故稱為玉帶橋。橋上所刻均為古代龍圖。過玉帶橋可登風月台、乘龍台。電視劇《封神榜》在此拍攝外景。

乘龍台  

這座山恰好位於龍背上,故稱乘龍台。乘龍台的崖坡上,有一塊黑綠相間的花紋,此紋狀如雲紋,人稱雲紋壁。細看又象兩條龍,上一條大龍向西,下一條小龍向東,頭頂大龍胸部,兩龍好像乘雲而上,故又稱雲龍壁。

仙居岩道觀

仙居岩道觀位於翔龍湖畔,是張天師南遊時居住的地方。後人為紀念張天師降白虎,救青龍的恩德,便在此建廟,供於香火。據說原有道觀三間,道房五間,水池一口,其基礎保存至今。

丹霞山

卧龍崗

卧龍崗是丹霞腹地的一座海拔約200米的小山崗,與兩側山丘形如一條飛龍靜卧在丹霞群山之間。因地處丹霞峰林中心地帶,「360度都是風景」,環視,則長老、寶塔、僧帽、望郎歸、蠟燭石、羊州、破軍諸山石,盡歸於心。與翔龍湖之水龍相匹「孤留一柱撐天地,俯視群山盡子孫」。

丹霞山

陽元山遊覽區

陽元山遊覽區位於錦江河畔,與長老峰隔江相望,因有「天下第一奇石」——陽元石而得名,以地質遺迹和生態環境保存完好以及發育最典型的丹霞石牆、石柱和石拱地貌為特色,主要景點有陽元石、九九天梯、雙乳峰、睡美人、七座天生橋、三處古山寨及眾多擬人擬物、擬獸擬禽的山石造型等。

陽元石

民間稱為祖石、求子石、卵頭石,高28米,直徑7米的神奇無比的石柱。在丹霞地貌中屬石柱類型。陽元石的名字是取它的陽剛之陽、元氣之元,即陽剛之氣。

丹霞山

玉女攔江

玉女攔江也稱地母嶺、睡美人,坐落在陽元山西北面。沿着錦江流水方向遠眺,映入眼帘的是一條由數個山峰組成的美麗曲線,體態宛若一位橫卧着披散着長發的少女。

丹霞山

群象出山

「群象出山」位於陽元山東部,一群山峰宛若一群大象。山頂建有亭子的是頭母象,如同頭戴皇冠。群象隨着天氣的陰晴而變化,有時象臨江飲水,有時象披雲駕霧。

丹霞山

傳說以前因錦江河道狹窄,流水曲折不暢,每逢大雨,洪水泛濫百姓苦不堪言。天宮的長老仙翁得知此事,即命五匹神象鉤挖河床,命五匹仙馬把水趕入湞江。從此以後這裡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百姓安居樂業。神象也化為一處美景「群象過江」,五馬也聳立南端,成為「五馬歸槽」一景,仙翁駐足江邊成為長老仙翁,後人為了紀念長老仙翁,把主山稱為「長老峰」。

通泰橋

通泰橋又名通泰石橋,位於陽元山風景區陽元山西北面,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天然石拱橋,是由於流水順着裂隙將內部蝕穿,橋體與山坡分離從而形成的。陽元山遊覽區現發現有自然天生橋七座,通泰橋是其中最大的一座,長50米、內拱跨度38米、拱高15米、橋面寬6~8米,橋身最薄處厚3米,橋面平整,造型極似中國古橋之王——趙州橋,被人稱之為「中國丹霞第一橋」。

丹霞山

文星石

文星石又名「文峰山」「將軍寨」,相傳北宋年間,余靖曾在此書院就讀,其後名列科第,官至宰相。公元1043年,余靖奉命平定北方契丹族的外侵,契丹大敗。民間傳其人文武雙才,上馬為將下為官,故亦把其就讀之地文星石稱為「將軍寨」。文峰書院最鼎盛時有一間書廳,七間起居室和一座桃李園,還在起居室頂上石壁另闢有文昌帝祠,早晚供奉,祈求金榜題名,登科及第。

長老峰景區

長老峰景區是歷史最悠久的遊覽區,位於丹霞山偏東南的錦江河畔,它由長老峰、海螺峰、寶珠峰三峰構成,三級絕壁和三級崖坎構成3個最典型的赤壁丹霞景觀層次。長老峰、陽元石和陰元石。長老峰景區又分上、中、下3層,上層有座「御風亭」,中層有別傳禪寺、通天峽,下層多赤壁丹崖。下層景觀以錦石岩為中心,主要有錦石岩寺、夢覺關、幽洞通天、龍鱗片石、赤壁丹崖等特色景觀。

長老峰

其山主體山峰的形狀仿如一艘巨輪,寶珠峰在船尾,峰頂東北端崛起一塊紅石,就像船舵一般,因此而得名。

錦石岩寺

錦石岩寺地處丹崖赤壁,錦石岩寺由若干個天然的洞相連,長100多米,北宋時由法雲居士開闢為佛家凈土,現依洞而建有七佛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全系利用天然洞穴構築。大雄寶殿內崖壁上的自然奇觀,即可以變色的龍鱗石長20多米,寬1~1.5米,被稱為天下一絕。

丹霞山

觀日亭

觀日亭位於丹霞山長老峰景區,視野開闊,可面對面東部群峰,在這裡,你可以憑欄眺望,看着朝陽緩緩突破雲層從群山中升起,觀看日出、博覽群山及丹霞地貌景觀等。

丹霞山

其他看點

丹霞山科研教育基地

丹霞山長期為科研科普、研學實踐、環境和自然教育搭建了優質的平台,先後被評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國家林草長期科研基地」「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全國自然學校」等。

丹霞山科研教育基地已研發了科普課程200餘個,培養了科普達人近百人,涵蓋了地質地貌、生物多樣性、人文歷史、天文氣象、農耕文化等主題,充分發揮了丹霞山的科學價值,把丹霞山建設成為一所自然的大學,讓青少年在這裡享受優質、生動、有趣的科普服務。此外,丹霞山打造了丹霞山科普志願者訓練營、中國丹霞進校園、《奇美天成丹霞山》圖書漂流科普講座、丹霞山自然觀察大賽等一系列的科普品牌活動,帶動國內40多家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共同開展同類活動。

文化活動

體育賽事

2019年12月15日,丹霞山舉行國際山地馬拉松賽,共有來自15個國家,中國的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台地區的6357名選手參加,比賽路線包括全程山地馬拉松路線(42.195公里)、半程馬拉松路線(21.0975公里)及歡樂跑路線(5公里)。

2021年10月26日,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農行杯」第十四屆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賽在景區舉行,共有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內外近萬名選手進行參與,比賽路線包括丹霞山南門到丹霞山正門的穿越組路線、丹霞山南門到碧桂園鳳凰酒店歡樂組路線及丹霞山南門到鷓鴣石村親子組路線。

2021年12月12日上午,丹霞山舉行「農行杯」2021環丹霞山單車賽,有來自廣東省內各地的運動員和騎行愛好者2000人參加,比賽分為男子公開組(68KM)、男子中年組(38KM)、男子本地組(38KM)、女子公開組(38KM)、騎游挑戰組(38KM)、騎游體驗組(20KM)六個組別,起點為丹霞山南門,終點為丹霞山正門。

2022年11月27日,「農行杯」2022丹霞山馬拉松賽在景區舉辦,「農行杯」2022丹霞山馬拉松賽參加人數1萬人,設置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歡樂跑三個組別。全程馬拉松由丹霞山正門(起點)出發,經閱丹公路到丹霞山南門(終點),賽事路線蜿蜒曲折,十分考驗選手的速度和耐力。半程馬拉松和歡樂跑起終點均設在丹霞山正門,其中歡樂跑全程5公里,可充分領略丹霞山經典景區風光。

科普活動

2023年4月22日至28日,丹霞山、雁盪山等29家地質公園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聯合組織舉辦了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第四屆亞太地質公園周暨第54個世界地球日之「友好姊妹公園互展互動」線上線下系列科普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

2022年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丹霞山舉辦了系列體驗活動,以遊園會的形式開展,帶領遊客欣賞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里的古摩崖、古山寨、古寺廟等文化遺產,體驗茶文化、陶文化、紅豆文化、艾文化等非物質遺產,發展丹霞山文化活動項目。

開發與保護

開發

2012年,建設環丹霞山生態旅遊景點景區及配套服務設施。

2015年,丹霞山景區進行建設,工程階段有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部分分為文峰塔廣場至卜古嶺山腳,全長約1.4公里,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附屬工程預計年底完工;二期部分為卜古嶺至丹霞山山門段,全長約3.3公里,為綠道中的生態旅遊景觀帶。

2016年,丹霞山景區項目立項,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建設旅遊步道16.8公里,新建5座旅遊公廁共750平方米,改建5座旅遊廁所共300平方米,建設地質遺迹保護點20個、地質災害治理點5個、保護站5個共2000平方米。

2019年,景區建設丹霞山生態南北防火通道配套設施。

2019年,仁化縣大力實施環丹霞山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連片創建工程,重點圍繞環丹霞山23個村(居),250個自然村開展道路連片、設施連片、產業連片、文化內涵連片「四個連片」建設,打造「一個中心,兩大環線,三個主體功能區,四大門戶」空間格局,形成環丹美麗鄉村示範區,讓環丹霞山村莊與丹霞山風景名勝區形成資源互補、客源共享、聯動發展的局面。

保護

丹霞山景區落實並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國家林草科普基地管理辦法》,利用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的公眾教育功能,開展一系列的科普宣教活動,近幾年來推出了「自然寫作大賽」「自然筆記大賽」「觀鳥大賽」「觀星大賽」「野生植物辨認」等系列自然觀察活動,傳播林草科學知識和生態文明理念,方便公眾共享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和生態保護成果。

2016年10月14日,仁化縣公安局森林分局丹霞山派出所揭牌,丹霞山森林派出所正式成立運作主要是打擊丹霞山涉林違法犯罪和維護丹霞山林區治安穩定。

相關文化

丹霞山獨特的地貌特徵與優越的環境資源為古人類的繁衍生存提供了物質條件,在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下,形成了新石器文化、山寨文化、寺廟文化、古墓葬文化、摩崖石刻等類型豐富的文化遺產群。

新石器文化

鯰魚轉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丹霞山地區最早的文化遺存,位於周田鎮西南,與湞江相鄰。遺址發現有房基、柱洞、灶坑、窖穴等遺迹以及陶器、石器等遺物。石器有磨製和打制兩類,部分為半成品和坯料,表明這裡曾是製作石器的場所。出土陶器有夾砂粗陶、泥質軟陶和磨光黑灰陶,以夾砂灰陶最多。鯰魚轉遺址的遺迹遺物特徵與石峽文化基本相同,證明丹霞山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即已存在聚落。

山寨文化

「逢山有寨,逢寨有門,逢門必險」,是丹霞山古山寨數量多、地勢險、防禦強的總結概況。經此次調查初步統計,仍保存寨門和房屋遺迹的古山寨共有67處。現存山寨的興建年代以晚清和民國時期為主,如建於清同治年間(1861—1874)的平頭寨、民國七年(1918年)造的光龍岩、民國八年(1919年)重修的仁城祿意堂等。位於斷石村以西1公里陽元山頂的細美寨,海拔286米,坐東向西。明朝末年,當地車頭村豪紳吳德彰舉家在山頂結寨以避戰亂,名「細美寨」。清咸豐年間(1851—1861)吳氏族人上山避亂,重修此寨。細美寨三面懸崖峭壁,一面開鑿有石級可登,稱「九九天梯」,三重寨門均為紅砂岩條石構築,扼上山之咽喉,地勢異常險要。位於山頂的主寨門與垛口、掩體、箭道等組成一套完備的防禦體系。

丹霞山

寺廟文化

唐代禪宗六祖慧能在曹溪弘法,以南華寺為核心的粵北地區成為佛教文化重鎮。位於長老峰中下層的錦石岩寺是丹霞山歷史最為悠久的宗教場所,唐末五代就有僧人居住,北宋僧人法雲在此建庵造寺。丹霞山佛教寺廟共18處,道教和泛神類廟宇共5處。北宋年間(960—1127年)的寺廟除錦石岩寺以外,以金龜岩廟最具代表性。金龜岩廟位於韶石腹地的金龜岩上,有東、西兩個並列的貫穿洞穴。廟內現保存有供桌、柱礎、石磚等各類石構件,表面雕刻精美紋飾,並有石臼、水池等生活設施。

丹霞山

古墓葬文化

丹霞山地區分佈眾多古墓葬,主要有僧侶塔墓、岩穴式墓葬、瓮棺等幾種形式。僧侶塔墓均分佈在長老峰一帶,以錦石岩寺和別傳寺僧侶塔墓最多。別傳寺僧侶塔墓群建設年代多為清代,紅砂岩砌築,塔墓由底座、塔身、塔剎組成,塔周圍的弧形護牆及半圓形祭台與當地傳統客家墓葬形制類似,是佛教葬俗文化吸收地方喪葬習俗的表現。岩穴式墓葬,即利用丹霞地貌山體中由自然侵蝕形成的洞穴或凹窩作為墓穴,如川岩岩棺。這種與自然地貌緊密結合的葬式也是丹霞山別具特色的一種墓葬形制。普通民眾墓葬以簡易的瓮棺葬為多,反映了當地客家人長期沿襲的二次葬俗。

丹霞山

摩崖石刻

丹霞山摩崖石刻主要分佈於長老峰、海螺峰、寶珠峰一帶,又以錦石岩寺和別傳寺最為集中。此外,眾多的岩廟、山寨內都留有石刻,內容包含記事、題詞、遊記、詩文、楹聯等多種題材,年代從北宋一直延續至民國時期。丹霞山錦江河岸還發現有岩畫,相對集中分佈在三處區域:芙芷壩東岸、芙芷壩北岸(圖5)與丹霞山景區。丹霞山岩畫多為線刻形式,有鹿、馬、人物、塔、船等生活化的圖案,同時還有蓮花、蓮瓣、經幢等佛教圖像,為研究錦江古河道的開發利用歷史、佛教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提供重要線索。

丹霞山

重要事件

重要榮譽

1988年,丹霞山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2月13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丹霞山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2010年,廣東丹霞山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2021年11月,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入選廣東最美森林旅遊目的地。

2021年11月,廣東丹霞山成廣州市中小學生唯一指定市外研學基地。

2022年4月,丹霞山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5月,丹霞山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學技術部公布首批57個國家林草科普基地。

2023年5月18日,廣東韶關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得2023年度廣東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熱點事件

2021年,廣東省林業局首次啟動了全省優秀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之星和優秀自然教育課程評選工作。當年丹霞山入選「廣東省優秀自然教育基地」、科普導師顧麗娟入選「自然教育之星」、《奇美天成丹霞山》入選「優秀自然教育課程」,斬獲三大獎項。

2021年11月,廣東省林業局公布了首批廣東省自然教育之星、廣東省優秀自然教育課程、廣東省優秀自然教育基地,三大獎項丹霞山均榜上有名,自然教育品牌持續提升。

2022年9月,繼韶關丹霞山入選廣東省林業局評選的首批5家「2022年廣東省高品質自然教育基地」之後,近日丹霞山科普導師馬麗熒入選廣東省林業局2022年「廣東省自然教育之星」、《紅石頭的故事——了解丹霞地貌沉積過程》入選「優秀自然教育課程」,再度蟬聯自然教育工作三大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