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蕪生

汪蕪生(1945年-2018年4月7日),出生於中國安徽省蕪湖市,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

汪蕪生

人物生平

汪先生1945年生,出生於安徽蕪湖市,父親汪侖出生在孕育了畫家吳作人、作家吳組緗、書法家吳玉如等名震天下的人物的安徽涇縣茂林。早年在安徽大學上學時擔任《安慶晚報》的副刊編輯,並協助成立了左翼作家協會安徽分盟,發表了許多小說。1932年赴上海正式參加左聯秘書處工作。母親董曼尼的父親董昆胤早年留學日本,並參加了同盟會,歸國后擔任了湖南湖北兩省的議會議長。董曼尼從小在上海的法國教會學校學習,成年後加入了左聯並與丁玲等籌建了「左聯婦女文藝研究會」。1936年汪侖來到延安,擔任紅軍大學的文化課主任教員,同時擔任朱德的新聞和文化秘書工作,其間參與籌建了「中國文藝協會」和「中國青年記者協會」。母親董曼尼在延安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群眾藝術館」。

可能是受到父母精神氣質的影響,汪蕪生從小就熱愛文學藝術,雖然大學是在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學習,但從未放棄過藝術夢想。畢業后1972年開始從事攝影工作,1974年開始拍攝黃山。80年代初,憑藉一本《黃山――汪蕪生影集》名噪一時。在日本留學的第一年,汪就申請到了一筆國際文化交流基金,並把這筆錢全部換成了攝影器材和膠捲奔赴黃山,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拍攝。這次展覽震驚了整個日本美術界,因為日本各界藝術家均以能在西武美術館舉辦展覽為至高的榮譽。接著,他的三幅黃山攝影作品進入橫濱古剎勸行寺畫院本堂。早在1994年,他的作品《夢中芙蓉》就被中國國家美術館收藏,國家美術館館長楊力舟評價他的攝影作品具有超群的藝術水平。

這一嶄新的視覺藝術形式,把濃縮了東方哲學和中華文化精髓的水墨山水重新詮釋,傳播到全世界。在歐美世界,早在90年代,汪的黃山攝影藝術就獲得高度認可。最有力的證據就是1998年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為他舉辦為期3個月的個展。作為歐洲三大美術館之一的維也納國立美術史博物館,從來只展出那些過世、蓋棺定論的大師之作,如莫奈,克利姆特,羅丹和亨利摩爾。維也納美術館館長威爾弗里德·賽佩爾博士解讀汪的黃山攝影作品是山和雲,動和靜,光和影的對話,作品所反映的對立和統一證明了人的精神同自然在最廣泛意義上的矛盾衝突,評價他的作品是永恆的。2005年汪蕪生的黃山攝影作品與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的遺作一起作為東方藝術的代表,出展聯合國總部。汪蕪生談到自己的攝影風格時說:「我本人的個性特徵就是喜歡『與眾不同』。對整個攝影史的金科玉律,藝術表現史的金科玉律,我從沒有覺得不可打破。對『黑和白』的執著的愛是我一直的堅持。」

1990年,汪蕪生旅居美國紐約一年。在90年代,他的事業終於蓬勃發展。1998年,汪蕪生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舉辦了名為「天上的山」的個人攝影展。這是該博物館舉辦的第一次攝影展,也是該博物館舉辦的第一次個人藝術家展覽。2005年,中國和日本駐聯合國代表團在聯合國大會訪客大廳舉辦了「東方精神」展覽,展出了汪蕪生的攝影作品以及已故日本大師東山凱的繪畫作品,以紀念聯合國成立60周年。

2018年4月7日,汪蕪生在上海逝世,享年73歲。

人物事迹

2008年5月~8月史密森尼博物學院旗下珍藏亞洲藝術文物的沙可樂美術館推出的《黃山》(Yellow Mountain: China’s Ever-changing Landscape)特展。這次展覽將展出弘仁、戴本孝、髡殘、石濤、程功、雪庄、一智計七位古代山水名家有關黃山的作品和汪蕪生的攝影作品。

2005年12月~2006年3月汪蕪生及其作品與日本畫家東山魁夷的遺作一起作為東方藝術的代表,出展聯合國總部,作為紀念聯合國成立60周年的總結性紀念展。此展不僅是聯合國首次在總部對外展覽大廳中主辦一位中國藝術家的展覽,也是聯合國總部歷史上的一次「歷史性」的藝術展覽,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及其夫人專程出席了開幕式,並為開幕式致辭。

2003年11月與德國的威姆·溫德斯、美國的希拉·麥茲奈、美國的邁克和道格·斯坦兄弟、西班牙尤安·馮克貝特、法國的貝那得·芳卡、韓國的具本昌、日本的荒木經惟和植田正治共同參加的《鑒真和尚—十位國際大師藝術攝影展》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和日本TBS電視台聯合主辦在上海圖書館展出。

2001年1月被TBS電視台、東京都攝影美術館和朝日新聞等選為20世紀世界十大藝術攝影家之一,參加了在東京銀座松坂屋和東京都攝影美術館舉辦的《鑒真和尚—十位國際大師藝術攝影展》。參展藝術家:中國的汪蕪生、德國的威姆·溫德斯、美國的希拉·麥茲奈、美國的邁克和道格·斯坦兄弟、西班牙的尤安·馮克貝特、法國的貝那得·芳卡、韓國的具本昌、日本的大西成明、荒木經惟、植田正治。

1998年5月~8月由維也納國立美術史博物館舉辦大型個展《汪蕪生-天上的山》,與亨利·摩爾回顧展配對展出。該館是歐洲三大美術館之一,這是它建館100多年來首次舉辦在世藝術家的個展,也是該館歷史上首次舉辦攝影藝術展,首次舉辦亞洲藝術家個展。這三個「首次」使汪蕪生在藝術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997年參加奧地利克雷姆斯美術館(KUNSTHALLE.KREMS)舉辦的《The Gravity of Mountains》展。這是18世紀以來的60位藝術家通過描寫山來表現內心世界的大型藝術展,汪是被特邀參展的唯一亞洲藝術家。

1990年旅居美國紐約一年。

1989年擔任東京女子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為期三年。

1988年10月東京西武美術館為汪蕪生舉辦大型個展《黃山幻幽》。

1986年在東京藝術大學研修三年。

1983年受聘為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研究員,在日本大學藝術研究所研修三年。

1981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黃山-汪蕪生影集》(中文版)。留學日本。

1974年開始拍攝黃山。

1973年起,擔任安徽省新聞圖片社攝影記者。

大型個展

2005年12月~2006年3月紐約聯合國總部對外展覽大廳《東方神韻-聯合國成立60周年紀念展》,(與東山魁夷合展)。

2001年12月~2002年2月東京愛普生畫廊《黃山-汪蕪生展》。

2000年4月~7月東京都攝影美術館《天上的山―汪蕪生展》。

1998年5月~8月維也納國立美術史博物館《Wang Wusheng. Himmelsberge》(汪蕪生-天上的山)。

1996年4月東京。代官山。朝倉畫廊《中國巡迴紀念展》。

1995年1月上海。上海美術館《黃山神韻-汪蕪生山水攝影藝術展》(中國文化部等主辦)。

1994年11月北京。中國美術館《黃山神韻-汪蕪生山水攝影藝術展》(中國文化部等主辦)。

1994年東京GALLERIAPROVA畫廊、大阪OXY美術館、新瀉市伊勢丹美術館、福岡市岩田屋美術畫廊。

1993年4月東京。日本橋。三越美術館《黃山神韻-汪蕪生山水寫真展》。

1988年10月東京西武美術館《黃山幻幽-汪蕪生寫真展》。

個人作品

2006年《Huangshan, Montagnes Célestes》(法文版) (解說文?Seigo Matsuoka, Wu Hung) Imprimerie Nationale(巴黎)出版。

2005年《Celestial Realm》(英文版) (解說文:Seigo Matsuoka, Wu Hung) Abbeville Press (紐約/倫敦)出版。

2000年《天上的山》(日英文) (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長Dr. Seipel, 解說:森本哲郎)汪蕪生藝術後援會出版。

1998年《Wang Wusheng. Himmelsberge》 (德文版)(序文: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長Dr. Seipel)SKIRA (義大利/米蘭)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聯合出版。

1994年《黃山寫意――汪蕪生山水攝影藝術》(中文版)(序:袁毅平) 日本講談社.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1993年《黃山神韻――汪蕪生山水寫真集》(日文版)(解說文:室伏哲郎) 日本講談社出版。

1988年《黃山幻幽――汪蕪生寫真集》(日文版)(序:東山魁夷,渡邊義雄 解說:森本哲郎) 日本講談社出版。

1981年《黃山――汪蕪生影集》(中文版) (序文:王朝聞)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

收藏地點

汪蕪生的作品被德國柏林FRIEDRICHCHRISTIANFLICKCOLLECTION美術館,維也納國立藝術史博物館,華盛頓國立亞洲美術館等世界各國的美術館所收藏。作品W01《夢中芙蓉》被北京中國美術館所收藏。此外,大量作品被中國、日本及歐美各國的企業、酒店和個人收藏家收藏。汪蕪生的作品多次參加ParisPavillonFair(巴黎藝博會)、TheArtChicagoFair(芝加哥藝博會)、AIPADFair:ArmoryNY(國際攝影畫廊協會在紐約軍械庫的藝術博覽會)、TheInternationalAsianArtFair,AsiaSociety,NewYork(在紐約亞洲協會舉辦的國際亞洲藝術博覽會)、TheParisPhotoatLouvre(在巴黎盧浮宮舉辦的國際攝影博覽會)、ArtMiami(邁阿密藝博會)、ContemporaryArtFairPALMBEACH(邁阿密棕櫚灘當代藝術博覽會)等世界著名藝術博覽會。除此之外,他的作品還被上海美術館、東京都攝影美術館、波士頓的羅伯特·克萊因畫廊、奧地利的克雷姆斯藝術館,以及俄羅斯、美國和烏克蘭等地的公共和私人收藏機構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