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國芳自選集:大明演義

《單國芳自選集:大明演義(套裝共3冊)》講述元末明初,朱元璋襄陽起兵反元,經於橋兵變、大戰滁州、苦戰太平府、豪奪金陵,最終趕走元人,一統江山。後來,朱元璋寵信韓馬兩黨,迫害功臣宿將,朝內怨聲載道。朱元璋死後,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掛孝南征,在眾英雄的擁護下打下南京,清除韓馬兩黨,君臨天下。

單國芳自選集:大明演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單國芳自選集:大明演義(套裝共3冊)》中塑造了朱元璋、常遇春、胡大海、常茂等諸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情節跌宕起伏,令人回昧無窮。

作者簡介

單田芳,著名評書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1934年生於天津,同年隨父母到瀋陽,1952年考入東北工學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創辦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從藝半個多世紀以來,共表演錄製了《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亂世梟雄》等100餘部計15000餘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整理編著17套28種傳統評書文字書稿,開創了評書走向市場的先河,並將評書藝術與動漫產業相結合。開發動漫評書新領域。「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在海內外華人心中。「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他那蒼涼、渾厚、略帶沙啞、舉世罕有的嗓音傳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單瑞林,單田芳之子,曾在鞍山市文化局、鞍山市電影公司工作,現為北京星河雨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

圖書目錄

《大明演義(上冊)》目錄:

第 一 回兀帝腐敗亂天下 英雄進京為奪魁

第 二 回抱不平二壞鬧燕京動邪心秦明激霸王

第 三 回鬧燕京兄弟相聚劈惡霸郭英除害

第 四 回老胡弄巧反成拙郭英巧遇有情人

第 五 回有情人再遭磨難小霸王刀驚駙馬

第 六 回郭英血濺萬花樓英雄齊聚武科場

第 七 回武科場脫脫言富貴慕榮華反王爭高低

第 八 回常遇春槍挑宮院牆劉伯溫巧遇黑太歲

第 九 回活神仙力勸常遇春老懷王誤認黑太歲

第 十 回常遇春誤破絕戶計黑太歲力壓武科場

第十一回黑太歲怒扯龍袍胡大海福佑舉子

第十二回朱元璋矇混過關老吳貞劍削三首

第十三回常遇春被困叉車陣張興祖暗離汜水關

第十四 回小店房金眼雕贈寶 良鄉縣張興祖破陣

第十五回張興祖槍破脫脫朱元璋誤落破窯

第十六回朱元璋誤傷姐夫明太祖口封十王

第十七 回朱元璋販梅襄陽府馬小姐施善明太祖

第十八回沈萬三勒索反倒霉朱四爺治癒襄陽王

第十九回襄陽王大開盛會朱元璋醉留反詩

第二十回朱元璋刀劈惡霸花智惠巧救明主

第二十一回朱元璋襄陽起兵胡大海徐州享福

第二十二回李春好色倒行逆施胡賓持正大鬧徐州

第二十三回猛突圍朱元璋於橋稱王戰官軍劉伯溫調兵遣將

第二十四回戰於橋張瑜大敗收大將軍師施計

第二十五回反大元朱元璋得眾將進襄陽張三丰代軍師

第二十六回搬救兵胡大海遇貴人失鏢車老吳貞救親弟

第二十七回吳貞拜山求鏢車英雄聚會救襄陽

第二十八回老吳貞力擒二將郭光卿因甥遭難

第二十九回光必豁命救恩人文忠單刀攪法場

第三十回李文忠脫險遇凶神劉福生蠻橫敵眾將

第三十一回賭惡氣唐雲收愛徒勝凶神徐方祭毒鏢

第三十二回戰脫脫朱元璋訪賢請徐達胡大海使壞

第三十三回胡大海巧使傻子徐天德金台拜帥

第三十四回升帥廳大將再三誤卯砍軍旗明營將帥不和

第三十五回 戰脫脫將帥打賭破叉車傻子揚威

第三十六回 出大陣於錦標失蹤察民情老脫脫私訪

第三十七回朱元璋智擒張九成於錦標二戰老脫脫

第三十八回於錦標自刎滁州外胡大海請將汜水關

第三十九回固鎮遠私放張興祖寶槍將再破老脫脫

第 四 十 回 三般朝典老脫脫含恨自盡十王大會朱元璋力駁群雄

第四十一回百靈樓朱元璋遇險泥沙河傻小子陣亡

第四十二回朱沐英錘震亂石山胡大海槍挑鐵滑車

第四十三回亂石山黑太歲救急懷遠縣活神仙治病

第四十四回黑太歲一聲炸山口 朱沐英進兵蕪湖關

第四十五回小矬子大鬧兩軍陣常六爺認親蕪湖關

第四十六回兄弟反目寧伯燕身死撅折大令常遇春報恩

第四十七回顧親情常遇春反戈接家眷胡大海疑慮

第四十八回胡大海騙令劫妻營徐元帥大帳追責任

第四十九回胡大海髒心疑妻劉伯溫金盆認親

第五十回胡大海一家團聚黑太歲反劫明營

第五十一回常遇春流落金雞嶺假太歲不敵真六爺

第五十二回常遇春苦戰太平府雌雄眼出世奔前敵

第五十三回得太平眾將官歡喜請大哥朱元璋傷心

第五十四回 聞噩耗朱元璋失落知急情武殿章出馬

第五十五回兄弟再聚戰敵將常茂睡夢捉神槍

第五十六回粉哪吒大戰胡金蘭老篩海相遇追風俠

……

《大明演義(中冊)》

《大明演義(下冊)》

後記

一部《大明演義》編輯下來,我不僅為恩師的語言魅力所傾倒,更是為這部書的內容和歷史觀所折服。

這部書由三部相對獨立的評書《明英烈》《大明英烈》《燕王掃北》組成,大致講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起兵反元,經於橋起兵、大戰滁州、豪奪金陵,南征北戰,最終一統江山。一統江山之後,朱元璋寵信奸黨,最終引來燕王朱棣掛孝征南。

這三部獨立的評書,每一部都是口口相傳的經典之作,但可惜都是獨立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串聯成篇。恩師以家傳的《明英烈》為基礎,斟酌修改,串聯成章,才形成了一百五十六回(廣播版是三百一十二回)的一部超長篇評書。

有意思的是,此部超長篇評書的後面,仍然可以相對獨立地接上《燕王劍俠》《永樂劍俠》兩部評書,后兩部書都是短打類評書,情節也十分精彩。《大明演義》作為袍帶類評書的代表作,和《隋唐演義》相比,一點也不遜色。能把袍帶類和短打類評書接合到如此地步,也是非常罕見。

這部書在人物設計上生、旦、凈、末、丑俱全,個性鮮明。一個常茂出陣,其形象先夠人樂上一陣的,再加上這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茂太爺」,以及此人處事的反常行為,您就會覺得此人的出現,那肯定就是一個喜劇。一個胡大海,經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就喜歡給人家在戰場上做媒。而且,這部書的情節跌宕起伏,蕩氣迴腸,令人回味無窮,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棣,這對父子的創業之路布滿荊棘,他們每一次遇險,眾將和敵人鬥智斗勇搶救主公的過程都驚心動魄。

不過,要說這部書對人性刻畫最成功、最完整的,那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屬!這部書從朱元璋的少年寫到駕崩,為了更豐滿這個人物的形象,更是讓這人又多活了四年。朱元璋從剛開始的任人唯賢、明辨是非,到成就大業后的驕傲、毒辣,甚至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聽了奸黨的讒言,迫害功臣,這一步步過渡平和,情節精彩,可以說是對一個為我獨尊、千古一帝的真實寫照,其刻畫深度一點也不遜於正史。甚至有些人聽完這部書,也會對照朱元璋反思自己。

當然,這部書和真正的歷史相去甚遠,從人物到事件,很多都是僅僅有個影子,甚至有些人物的關係和歷史也是毫不搭界。對於評書而言,其歷史的真實性不是首位的,而對那個時代的記載才是評書最有魅力的地方。這種記載從政治、軍事等軍國大事,到生活、飲食等民間習俗,幾乎是無所不包。

比如,書中所說的陣法:等到了兩軍陣前了,炮聲一響,擺了個四方陣,騎兵在兩翼,步兵在當中,兩千弓手射住陣腳。(本書第一百四十二回)

這實際上就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基礎陣法。在書中,元帝國更是擺出了金龍絞尾陣、萬壽火光陣等超級陣法,希望和朱元璋決一勝負。有些人一直對中國古代的陣法抱有懷疑態度,他們認為中國的陣法沒什麼奧妙,就是讓人眼花繚亂而已,一打起來就亂,這種程度的陣法,甚至連戰術範疇都算不上,更不要說是戰略了。

其實這是一種誤讀,因為所謂的陣法,就是一種戰術上的配置,根據作戰的不同需求,或攻或守,所擺出的作戰隊形,並根據敵人的變化,己方陣型再變,這就像武術高手過招,其中一方一旦陣型變不過來,就會被打敗。而中國古代陣法之所以奧妙,就是凸顯群體的力量,並儘可能地利用自然條件消滅敵人。這當然和評書中常見的大將與大將的單挑有所出入,如果沒有正確的破陣方法,就是再猛的大將,渾身是鐵,那也沒用。

後人之所以對這些陣法有所誤讀,實際上是從宋朝開始的。當時由於君主對前線指揮官不信任,所以一定要親授他們陣圖,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擺陣,樹立自己的權威。而所謂的陣法,其要訣就是因地制宜,就是諸葛亮,也不是次次出陣都擺他的八陣圖啊!所以,由於君主不明作戰的地理,陣型就會限制軍隊作戰。另外,君主所授的陣圖,大部分擺的都是保守陣,一般來講,勝不能大勝,敗不能大敗。可由於受到了具體地形的制約,陣法就會有要命的罩門,這就造成了勝不能大勝,敗就會大敗。陣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被徹底固定化,也就被後人慢慢認為無用了。但從歷史來看,還是有不少後人因地制宜,擺出了一些優秀的陣法,比如戚繼光大勝倭寇的鴛鴦陣、三才陣等等,這也為中國軍事史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大明演義》正是這樣一部充滿複雜人性,還包含眾多傳統文化元素的書,讀透它,就會對人生有所感悟;品味它,更會對傳統文化有所體會。

單田芳弟子 肖璞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