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大學(英文名:Heilongjiang University)是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所省屬綜合類大學,學校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是黑龍江省「雙一流」建設國內一流大學A類高校。

黑龍江大學的前身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該校於1941年在延安成立,后經歷多次校名變遷,依次更名為中央軍委軍事學院俄文科、中央軍委俄文學校、延安外國語學校;後來,學校遷校址至哈爾濱,部分領導和俄文系師生隨校搬遷,並更改校名為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后又先後更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直至1958年,學校正式更名為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大學

截至2022年8月,黑龍江大學校園佔地面積約為1.74平方千米,學校建築面積114萬平方米,學校設有30個教學學院、部,共開設86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5000餘名,各類研究生8000餘名。教職員工近2700人,其中專任教師1700餘人,研究生導師近1000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000餘人。另外學校設有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以及2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還擁有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學校歷史

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

黑龍江大學的起源可追溯至1941年3月在延安建立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當時,鑒於國際局勢的變化和發展,以及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堅力量的蘇聯地位日益提升,中國共產黨與蘇聯的交流與合作逐漸加強。為適應抗戰人才需求,中國迫切需要培養一批擅長俄語的軍事翻譯人才。因此,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下,抗大三分校正式組建了俄文隊。於同年10月改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大隊。,12月更名為中央軍委軍事學院俄文科。后在次年的6月份更名為中央軍委俄文學校,最後在1944年7月更名為延安外國語學校。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

在1946年,原中央軍委延安外國語學校的部分領導成員和俄文系師生遷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隨後於11月更名為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又於1949年11月改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後來在1953年1月又改名作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於1956年6月更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學院(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

黑龍江大學

在1958年8月,哈爾濱外國語學院基於自身發展擴建並更名為黑龍江大學,歸屬於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這標誌着黑龍江大學從俄語單科性學院成功轉變為綜合性大學。1961年7月,黑龍江科技大學併入學校,1972 年,於1964年新成立的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也併入了黑龍江大學。2002年,黑龍江大學成為全國首批9所創業教育試點院校之一,與清華大學等院校同列。

黑龍江大學

2003年8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甜菜研究所併入黑龍江大學;2004年10月,黑龍江水利高等專科學校也併入黑龍江大學。2012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之一。2013年,黑龍江大學加入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名單。2015年4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黑龍江大學並簽署協議。2016年,學校成為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之一。2018年,黑龍江大學被列入黑龍江省「雙一流」建設國內一流大學A類高校。2023年7月12日,黑龍江省退役軍人學院在黑龍江大學舉行揭牌儀式。

辦學條件

院系設置

截至2022年8月,黑龍江大學本科共設有30個教學學院,專業覆蓋文、史、理、工、農、管、藝、哲、經、法、教這十一個學科門類範圍,現有本科專業86個。

黑龍江大學本科院系專業設置

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8月31日,黑龍江大學設有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以及2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此外,學校還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及重點培育學科、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十一五」以來,黑龍江大學的化學、材料和工程這三個學科在ESI全球排名中進入前1%。

在2017年結束的全國第四類學科評估中,黑龍江大學獲評一個A類學科、一個B+類學科、四個B類學科、一個B-類學科、兩個C+類學科、四個C類學科,六個C-類學科。

師資規模

截至2023年12月,黑龍江大學有教職員工27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700餘人,研究生導師近1138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000餘人;獲得國家(省)教學名師等各類國家(省)級榮譽獎勵以及入選國家(省)級各類人才支持計劃(項目)近200人次。

教學建設

截至2022年8月,黑龍江大學在專業建設方面共有3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和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在課程建設方面,共有15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包括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1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在人才培養能力建設方面,該校擁有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此外,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黑龍江大學均獲得優秀結論。同時,學校獲得了7項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並有7次提名)以及41篇黑龍江省優秀碩士論文。

專業建設

在2020年度,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十二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六個。

課程建設

黑龍江大學自製慕課先後在「中國大學 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優課聯盟」「學銀在線」「黑龍江省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聯盟」等慕課教學平台上線運行。截至2022年9月30日,學校擁有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三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十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三門、省級精品課程五十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五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兩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十門、國家級一流課程十二門、省級一流課程三十六門、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十二門。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8月,黑龍江大學已經與23個國家的80多所大學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係,並於2011年5月13日,在黑龍江省教育廳批准下成立了黑龍江大學中俄學院,這是黑龍江大學與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聯合建立的公辦全日制學校。該校還先後向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西班牙、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埃及等國家派出聯合培養學生4000餘人。在人數統計方面,黑龍江大學開展國際交流后累計培養來華留學生24000餘人,每年平均派出各類出國留學學生300餘人,並培養來華留學生1500餘人次;在機構建設方面,黑龍江大學擁有中俄人文合作、上海合作組織教育合作俄語翻譯中心,以及與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共建的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中俄學院。

經教育部批准,黑龍江大學參與並發展了多個對外交流合作平台,學校與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共建了中俄聯合研究生學院,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共建了高翻學院,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共建了俄語測試中心,與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共建了孔子學院,與多米尼加聖多明各理工大學共建了孔子學院;除此之外,黑龍江大學也與多所國內知名大學共建了對外語言交流合作平台,學校與吉林大學、遼寧大學、延邊大學共建了漢語國際推廣東北基地等。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8月,黑龍江大學共擁有8個國家級科研機構、7個部級科研機構。截至2022年12月,黑龍江大學分別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00多所,還擁有多所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省重點培育智庫,省級科研機構46個以及擁有30個校級科研機構。

科研資源

圖書館

截至2022 年9月30日,黑龍江大學共有兩個圖書館,閱覽室座位達2304個,總計擁有館藏紙質圖書4256719冊,摺合在校生數量計算,平均每位同學均有紙質圖書數量達101.41冊,若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計算,平均每位同學均有紙質圖書 156.43 冊,另有電子圖書3092662冊,中文數量2949607 冊, 外文數量 143冊。

學術期刊

《求是學刊》 ISSN 1000-7504 CN 23-1070/C

該刊創刊於1974年,是由黑龍江大學主辦的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它的前身為《黑龍江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於1980年正式更名為《求是學刊》,並於1981年在國內外公開發行。《求是學刊》的辦刊宗旨為:唯實、求是、圖新;辦刊理念為:開放、創新、超越。該刊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期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來源期刊。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 ISSN 2095-008X CN 23-1566/T

是由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黑龍江大學主辦的,以高等學校師生、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為主要作者、讀者群體的期刊,辦刊宗旨是:立足本校,面向全國,服務教學與科研,反映工程科學與技術的最新科研成果,促進校內外學術交流,為我國工科學科發展服務,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近10種數據庫和期刊引證報告收錄。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ISSN1001-7011 CN 23-1181/N

該刊是1978年由黑龍江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該刊刊登內容圍繞數學、計算機科學、化學化工、材料科學、物理、應用數學、控制理論、電子科學與技術、機電工程、市政環境工程、生命科學等學科,發表其最新科研成果。該刊曾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北方期刊獎」「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等獎項。

《外語學刊》 ISSN 1000-0100 CN 23-1071/H

《外語學刊》創刊於1951年,是中國外語界創刊最早的期刊之一,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由綜合性大學主辦的外語類核心期刊,由黑龍江大學主辦,共設有四個一級欄目,分別為「語言哲學」、「語言學」、「外語教學」、「翻譯研究」。該刊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全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也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中國糖料》 ISSN 1007-2624 CN 23-1406/S

《中國糖料》前身為《中國甜菜》,創刊於1979年,現由黑龍江大學主辦、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聚焦於糖料作物、甜味劑原料作物的科學研究,促進食糖和甜味劑產業發展的學術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索引、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等收錄。

《北方法學》 ISSN 1673-8330 CN 23-1546/D

該刊創辦於2007年,為雙月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由黑龍江大學主管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法學學術期刊,辦刊宗旨:繁榮法學研究,服務法制建設,加強學術交流,培養法律人才,設置有理論法前沿、部門法專論、專題研究、外國法研究、中外法史研究、實踐論壇、名家講壇、博士生論壇、學術綜述、譯評文叢、學術問題爭鳴、比較法論壇等主要欄目。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21-2022)來源期刊(擴展版)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的2018版A刊擴展等期刊收錄在內。

《俄羅斯學刊》 CN 23—1570/C

該刊創辦於2011年,為雙月刊,是由黑龍江大學主管並主辦的學術期刊,該期刊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主要欄目有:專論、經濟、熱點問題、政治、歷史、外交、東歐、中亞、文化、學界動態、外論摘編、書評等。

《黑龍江教育》 ISSN 1002-4107 CN 23-1064/G4

該刊的創辦始於原黑龍江省教育廳在1946年創辦的《黑龍江教育》和原松江省教育廳在1947年創辦的《松江教育》。兩省在1954年合併后,黑龍江省教育廳在1956年繼續編輯出版月刊《黑龍江教育》。它是由黑龍江大學主辦的社會科學類期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辦最早的教育期刊之一,主要有科學研究與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理論政策研究、學術爭鳴、人才培養等欄目。多次榮獲「黑龍江省社科十佳期刊」「黑龍江省優秀期刊」等榮譽稱號。

科研成果

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黑龍江大學共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4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92項,年度被SCI、EI、CSSCI收錄的論文總計1300餘篇。十一五以來,黑龍江大學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近4萬項,其中有1500餘項獲國家、部委、省級獎勵成果,另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5項。

該校曾參與了中俄科技合作項目,擁有低凝點清潔柴油用新型類鉑催化劑的聯合開發項目專利。2018年,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峽兩岸聯合基金資助的維度匹配寬/窄半導體複合基寬可見光催化能源材料的設計合成及機制研究項目。2019年,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和捷克聯合研發項目——植物油高效轉化生產清潔燃料油的新型催化劑及工藝的合作研發。2020年,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的重點支持項目——高性能團簇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2021年,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聯合基金的重點支持項目——基於稀貴金屬利用的寬光譜Z型納米複合體環境催化材料的設計合成。

學校排行

2022年,黑龍江大學在中國大學排行榜(軟科排名)上位列第136名。

截至2023年3月,在美國新聞教育(USNEWS)中黑龍江大學名列全球最佳大學1621名,亞洲最佳大學575名,中國最好大學216名。

學校榮譽

黑龍江大學是被教育部確定的依法治校示範校,官網顯示,黑龍江大學曾獲「全國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全省十佳和諧校園」等榮譽稱號。

於2021年1月,黑龍江大學入選2016年-2020年黑龍江省普法工作先進單位。

校園文化

學校校徽

黑龍江大學的學校標誌和校名的中英文形式共同構成了黑龍江大學的校徽。黑龍江大學的標誌上方是昂起的龍頭,下方是「龍」字的草書,而龍頭與下部流暢的曲線構成的圖形又與「學」、「子」二字相呼應,龍身與龍尾巧妙構成英文「UNIVERSITY」字頭「U」字母。

黑龍江大學

學校校旗

黑龍江大學校旗為藍色背景和白色圖案構成,白色圖案為黑龍江大學的標誌和中文名稱。

黑龍江大學

學校校訓

黑龍江大學校訓:博學慎思,參天盡物。

「博學慎思」出於《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參天盡物」出於《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行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可以理解為做學問要廣泛地學習並深入的思考,在學習當中要積极參与、努力發揮出全部才能。

學校校歌

《歲月如歌》

黑龍江大學

學校校區

黑龍江大學校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74號,佔地面積17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90000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82億元,館藏圖書420餘萬冊,擁有可容納3萬餘名學生生活住宿的大學城,並擁有設施先進的教學樓、圖書館、實驗樓、體育館、游泳館、食堂等基礎設施,並具備寬帶校園網、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

標誌建築/景觀

主樓

黑龍江大學的主樓是黑大校園中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之一,極具辨識度,主樓的建築形式主要體現了折衷主義,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交融,被國家文化部譽為全國高校「俄羅斯社會主義民族風格」教學主樓三大經典作品,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國家級一類保護建築。

黑龍江大學

校史館(博物館)

黑龍江大學的校史館,也稱博物館,記錄了黑龍江大學從延安到東北的的歷史,集中展示了學校建校70年來改革建設發展的巨大變化,為人們了解學校相關情況,提供了直觀的展示平台。

黑龍江大學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時期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時期

黑龍江大學時期

傑出校友

學術界

企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