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古稱於微閭、無慮山、六山、廣寧大山等。「醫巫閭山」是古東胡語的音譯,為大山之意,今簡稱閭山。醫巫閭山位於遼寧西部北鎮市與義縣交界,是連接東北地區與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是大凌河和下遼河水系分界線,也是遼西與遼東、遼西丘陵地區與遼河平原地區的人文與地理分界線。自東北向西南走向,長45千米,寬14千米,面積630平方千米。屬陰山山系松嶺山脈,主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是中國五大鎮山之北方鎮山。

醫巫閭山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均氣溫8℃,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地質構造屬前震旦紀構造層,屬燕山沉陷帶的的斷層褶皺山脈。母岩多為花崗岩、片麻岩。水資源大部分來自天然降水,地下水主要蘊存於花崗岩構造裂隙和風化裂隙中。礦產資源以金礦為主,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金礦之一——排山樓金礦。1986年醫巫閭山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植物1459種,野生動物1587種,包括12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以及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與五嶽齊名,同為山嶽祭祀場所,是中國古代封禪文化的代表,其鎮山地位確立始於堯舜時期。乾隆皇帝曾欽定「閭山八景」:道隱谷、聖水盆、桃花洞、呂公岩、望海石曠觀亭、萬年松、蝌蚪碑等。200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以山、石、水、松、洞等景觀著稱。

命名

醫巫閭山古代稱謂甚多。秦漢以前多稱作:無慮山、無閭山、醫無慮山、醫無閭山。秦漢以後則稱作:醫巫閭山,這些音同字不同的稱謂,均是東胡語「伊克奧刺」的漢字音譯,意為「大山」。從金代在北寧地方設廣寧府路始,山因城名,又稱為「廣寧大山」;現在一般簡稱為「閭山」。

位置境域

醫巫閭山屬於陰山山系松嶺支脈,呈東北一西南走向。醫巫閭山北端起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拉拉村北(地理坐標為東經122.08°,北緯42.26°),向西南蜿蜒延伸,周邊連接阜新市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清河門區和錦州的義縣、北寧市、黑山縣,余脈進入凌海市,止於大凌河東岸石山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3°,北緯41.14°)。醫巫閭山地勢北高南低,中段山勢雄渾,長45千米,寬14千米,面積630平方千米。

醫巫閭山

從地理位置看,醫巫閭山處於遼西古廊道的東北端,「東臨遼域,西峙錦凌,北連朔漠,南俯滄溟」,是大凌河和下遼河水系分界線,也是遼西與遼東、遼西丘陵地區與遼河平原地區的人文一地理分界線。醫巫閭山處於東北與中原交通的遼西古廊道上,可由義縣花兒樓東行穿越醫巫閭山至北鎮鎮邊堡,或由義縣大榆樹堡鄉東行穿越醫巫閭山石門子進入北鎮羅羅堡鄉。

歷史成因

隆升歷史

醫巫閭山隆起在花崗岩體侵位與結晶(118百萬年)之後,經歷了近40百萬年的較快速隆升成山過程。在118~81百萬年期間,隆升速率為0.43毫米每年,隆升總幅度達15.8千米。81百萬年之後,隆升速率非常緩慢,在81~14百萬年期間,隆升速率僅有0.01~0.06毫米每年,隆升總幅度僅有4.2千米。14百萬年以來醫巫閭山的隆升速率再次加快,進入另一個快速隆升階段,隆升速率達0.3毫米每年,隆升總幅度大於4.1千米。現今醫巫閭山隆起的時間距今大約有4~5百萬年。

構造演化

醫巫閭山地區存在3處韌性剪切帶,一是近東西向排山樓-—白長門韌性剪切帶;二是北北東向延伸出研究區之外的瓦子峪—哈爾套韌性剪切帶;另一個是發育於醫巫閭山變質核構造中、圍繞閭山岩體呈卵圓形的韌性拆離帶(簡稱閭山剪切帶)。閭山地區構造演化過程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近東西向韌性剪切帶形成,與二疊紀末—早三疊世蒙古帶沿索倫-林西縫合帶與華北太古宇克拉通碰撞拼貼以及華南、華北板塊的碰撞接觸和調整,均有關聯。晚三疊世時冀北—遼西地區發生過劇烈抬升,地形陡峻。二疊紀—早三疊世蒙古帶與華北太古宇克拉通沿索倫—林西縫合帶拼合,形成了華北板塊。在此過程中,華北北緣(冀北—遼西)地區可能已經因碰撞造成的擠壓發生抬升,地殼也開始增厚。

第二階段,北東向第一期韌性變形形成,可能形成於127~116百萬年前(燕山晚期)的伸展環境,喇嘛洞和大石頭溝埃達克質岩體沿北東向和東西向構造交接部位侵位。

第三階段,閭山變質核雜岩構造形成,是早—中侏羅世之交西伯利亞板塊與華北—蒙古板塊碰撞以及Izanagi板塊沿北西向東亞大陸俯衝聯合作用的結果。從約180百萬年開始,受Izanagi板塊向東亞大陸俯衝和西伯利亞與華北—蒙古聯合陸塊碰撞的雙重影響,閭山地區因地殼加厚,壓力增大,下地殼達到榴輝岩相.。此時在地幔熱流影響下,加厚的下地殼發生部分熔融形成埃達克質中酸性岩漿,並因其密度相對較小、呈流體狀體而迅速移出下地殼,結果造成殘留下地殼密度進一步增大,直至超過下伏岩石圈地幔,引發下地殼連同部分岩石圈一起發生桶狀拆沉。軟流圈地幔隨之上涌,加熱下地殼底部,引發了大規模的非埃達克質的岩漿活動(尖山砬子岩體,169~154百萬年;閭山岩體,163~153百萬年)。

第四階段,閭山地區北東向最後一次變質變形作用的發生,與中生代時期華北東部構造體制的重大轉變有關。

地理特徵

氣候

醫巫閭山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特點是夏季酷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冬季經常受西伯利亞冷空氣侵入,嚴寒乾燥;春季隨着太陽輻射逐漸增強氣溫回升,秋季由於冷氣團的開始侵入,氣溫下降,年極端最高氣溫高過40℃,年極端最低氣溫-28.9℃。最高氣溫在7月,平均氣溫24℃;最低氣溫在1月,平均氣溫-10.3℃,年平均氣溫8℃,東麓8.2℃,西麓7.8℃。

醫巫閭山地區一年中降水量呈現濕潤期、半濕潤期、乾旱期、極乾旱期,7月、8月降水量多於蒸發量為濕潤期,是土壤蓄儲水分時期,其餘10個月降水量少於蒸發量,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8月份,年蒸發量1965毫米以上。夏季集中降量達350毫米以上,佔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春秋兩季偏少,冬季特少,僅占年降水量的1.4%,最多年降水量1000毫米,最少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

多年平均年日照2848.1小時,平均日照百分率為67%左右,6、7、8三個月日照時數最少,百分率小,晴天少,陰雨天多;10、11、12、1這4個月日照數最多,平均日照百分率大。年積溫3358℃以上,無霜期160~180天。

地質

地質構造

醫巫閭山地質構造屬前震旦紀構造層,屬燕山沉陷帶的斷層褶皺山脈。地質較為複雜,母岩多為花崗岩、片麻岩。醫巫閭山山脈主體是燕山晚期的醫巫閭山二長花崗岩體,岩體周圍是太古宙變質岩。

醫巫閭山

地層特徵

遼寧省的基底地體為太古宙—古元古代地層,為一套變質岩系,變質、變形強烈。位於遼寧省西部的遼西走廊地區屬於二千五百萬年前形成的新生代第四紀沖積層,按其分佈大體可分為3段。醫巫閭山處於其中段,中段以錦州市區為中心,包括錦西市東部、錦縣、義縣的山地丘陵,多數為安山岩、凝灰岩等火成岩,並有沙岩、頁岩及花崗岩等風化物質,以及淤積沙礫與粘土層。

岩石特徵

醫巫閭山花崗岩呈灰白色,粗粒花崗結構,塊狀構造,多為黑雲母二長花崗岩,由斜長石(20%~25%)、鉀長石(20%~35%)、石英(20%~40%)、黑雲母(3%~5%)、白雲母(小於1%)和磁鐵礦(小於1%)等組成,斜長石呈自形—半自形板狀,聚片雙晶發育,可見環帶結構偶見綠泥石化,鉀長石自形一半自形板狀或粒狀,石英他形粒狀,粒度不等,黑雲母呈片狀,零星分佈。

醫巫閭山

礦產資源

醫巫閭山分佈着總體呈北東向展布的金礦帶。從南到北依次為排山樓大型金礦、大板金礦、大櫻桃溝金礦和五家子金礦。其中排山樓金礦是中國北方目前發現的最大金礦床之一。

醫巫閭山北段成礦條件優越,各種礦化發育,有礦床、礦化點多處,由金、銀、銅、鉬、鉛、鈷、鐵、鈹(鈮、鉭)、螢石、鎢、鋰、石灰石等礦種構成。金礦區內已發現內生金礦床點共計36處,其中有特大型金礦床1處、中一大型金礦床1處、小型金礦床4處,其餘為礦(化)點。主要分佈於該區的東部、西部及北部。銀礦有小型礦床1處、礦化點1處,其中張吉營子銀—金屬礦床,銀最高含量為400克每噸,金含量0.5×10-6~1.0×10-6,己探明銀儲量60噸。

地形地貌

醫巫閭山是內蒙高原到河平原的三大屏障之一,居於陰山山脈東西複雜構造帶中段東段與大興安嶺的南端和太行山新華夏系構造隆起帶的交接部位。平均海拔500~800米,最高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從南到北有大小山頭900多個,海拔600米左右的峰52座。山體為花崗岩結構,山勢陸哨(35°~60°)。地貌為侵蝕剝蝕低山丘陵特徵,形成了大面積的裸露基岩。

土壤

醫巫閭山地區的土壤,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下發育的棕色森林土,局部有少量發育山地草甸土。海拔600米以上地帶為棕色森林土、棕壤性土及棕黃土,丘台地為淋溶褐土和褐土。海拔在200米以上的丘陵和低山地帶,覆蓋著闊葉林、油松林和灌叢等自然植被,山地棕色森林土尤存,且發育良好。陽坡由於植被稀疏,水土侵燭嚴重,出現了大面積的裸露基岩。陰坡植被較好,土層較厚。距村屯較近的地區,由於人為活動的影響,土層較薄,一般在遠離村屯的深山地區,由於人為活動較少,土層較厚,一般在10~20厘米。成土母質主要是花崗岩、變質片麻岩風化的殘積物或坡積物,石碩含量較多,結構鬆散。有機質含量較高,平均在2.5%~3.6%左右,速效養分含量憐、鉀比較豐富,氮含量較低。

水文

醫巫閭山內的飛龍瀑,落差62.5米,寬5米,為遼西地區落差最大的瀑布。有玉泉湖、小閣水庫等著名泉水源頭多集中於東坡,西坡只有少量基岩裂隙水。東坡泉水主要有:玉泉、龍潭泉、桃花洞泉等。源於醫巫閭山東坡的河有:東沙河、羊腸河、鴨子河、大溝河、興隆河等。西坡主要河流有:細河、稍戶營子河(沙河)等,這些河流除羊腸河、細河外,多為季節河。其中,羊腸河全長17.54千米,流域面積60.4平方千米。細河流域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是太子河的一級支流,其河長120千米,總面積1113平方千米。

生物多樣性

醫巫閭山是華北、東北、內蒙古地區的過渡地帶,並具有這三個地區的動、植物種類,呈現由華北向東北過渡性質,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植物

醫巫閭山有植物191科620屬1459種,其中苔蘚植物27科68屬130種(其中苔類10科13屬20種,蘚類17科55屬105種5變種),蕨類植物11科13屬26種,裸子植物4科9屬17種,被子植物109科469屬1119種(其中雙子葉植物93科375屬906種,單子葉植物16科94屬213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12種,即黃波欏、水曲柳、胡桃、刺五加、紫椴、二葉兜被蘭、山茴香、玫瑰、羊耳蒜、北重樓、五味子、二葉舌唇蘭。

醫巫閭山

動物

醫巫閭山有野生動物1587種,其中,獸類6目15科30屬38種,鳥類16目52科271種,兩棲爬行類4目10科13屬22種,魚類4目6科33屬35種,昆蟲類15目166科761屬1114種,蜘蛛類23科107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38種,屬於省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168種。其中醫巫閭山自然保護區有31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如黑鸛、天鵝、大鴇等;有41種為遼寧省級保護動物,如中國林蛙、棕黑錦蛇模式亞種、石雞等。團花錦蛇是東北珍稀種類,黃紋石龍蜥、玉斑錦蛇是遼寧新種。

醫巫閭山

人類活動

歷史變遷

先秦時期

舜統治時期對全國劃分而成的十二個州都封了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醫巫閭山便作為幽州的鎮山一直延續至今。燕時,沿燕山、松嶺和醫巫閭山北麓而修築長城,用以鞏固北方邊境。

秦漢至宋元時期

漢朝在北鎮境內設無慮縣,為遼東郡西部都尉府所在地。唐代,境內置巫閭守捉城,負責當地的治安防務。歷史上,北鎮又是地處遼西故道,曹操伐烏桓、司馬懿東征,慕容鮮卑入主中原,隋唐兩代遠征高麗,也都經過這裡,留下了唐代李世民大軍東征在亮甲山晾曬盔甲。尉遲恭監修雙塔等優美的傳說。特別是遼代以後,在這裡發生了眾多的歷史大事,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迹。

遼時期的醫巫閭山迎來了發展的高峰,耶律倍家族是遼代最有勢力的皇家貴族,其家族領地存在於醫巫閭地區。耶律倍及其後裔在其領地上大力發展經濟,除了畜牧業和狩獵業之外,因為移民以及政府鼓勵農桑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醫巫閭地區的農業生產在遼代也達到了高峰,而在這種良性的經濟發展環境下,耶律倍家族通過開闢牧場,耕種農田,修建陵墓,設置州縣,延續了家族傳承,壯大了家族力量,最終推動了這一地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

明清時期

明代是北鎮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因為明代的廣寧是東北最高的軍政機關駐地,是管理東北女真人的基地。不但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也是東北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繁盛城鎮。同時,在這裡發生有關軍事、政治、經濟方面的重大事件。如修造遼王府,建立鎮東堂、設總兵府,紅巾軍進攻北鎮,成立邊境馬市交易和修邊牆等等。明代皇帝遣官告祭閭山曰:「維神功參造化,永鎮北土,奠安民物,萬世允賴。」

清代的北鎮成為滿族聚居之地,王莊遍布全鏡。清帝東巡拜祖,往返二十二次,其中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個皇帝在北鎮停留十八次,在境內活動了五十一天。這些皇帝在停留期間,除處理政務、接見地方官員外,到北鎮廟祭祀閭山之神和遊覽醫巫閭山,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和文物。

旅遊開發

北鎮醫巫閭山,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市級16處,縣級166餘處。是錦州地區及至遼寧省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多的城市之一。

為實現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奮鬥目標,北鎮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醫巫閭山5A級景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覆蓋整個景區的工作網絡,對景區的山體、植被、配套工程等進行了全方位的生態保護和修復。遵循《醫巫閭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合理適度利用旅遊資源,正確處理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辯證關係,以保護為資源開發提供合理的發展模式,以開發建設為景區資源保護提供持久動力,促進景區持續協調良性發展。

資源開發

醫巫閭山山脈與附近的松陵山脈正好形成狹管效應,對海上來風能起到加大作用,在山腳下能夠形成大風。2007年,北鎮市氣象局局長佟維華經過勘察,選定了在山腳下的大市、廣寧和常興三個鄉鎮安裝測風塔。

北鎮楊家店風電場工程場址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廣寧鎮東北約4千米處,總裝機容量49.5兆瓦,安裝運行單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33台,並配套建設33座箱式變電站。建設一座66千伏升壓站,建設一回66千伏線路,送至青堆子220千伏一次變電站,接入電網系統。該項目2010年7月進入工程準備期,2010年10月開工建設,2011年10月主體工程竣工,2013年9月完成場內水土保持設施工程。截至2020年3月1日,國電電力和風風電公司北鎮風電場年累計發電量達到3483.4萬千瓦時。

環境問題與保護

環境問題

遊客長期踐踏造成土壤緊實和植被破壞,使景區土壤失去了自然植被保護,加劇了土壤侵蝕和養分流失。遊客遺留的生活垃圾、建築廢材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土壤重金屬來源。

保護

醫巫閭山自然保護區1986年7月9日經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4月29日正式成立閭山保護區管理處,下設朝陽、碾盤溝、老爺嶺等3個基層管理站。閭山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實驗區、風景區三個區。核心區是保護區的絕對保護單元,總面積4450公頃,根據用途將核心區分為定位觀察區、種源保留區兩部分。實驗區又稱緩衝區,是進行科學試驗的主要場所,同時對保護核心區起到緩衝作用,面積為677公頃;風景區包括醫巫閭山的大閣后洞、閣南溝、小桃園等,總面積88公頃。1993年又經批准將核心區的大朝陽景區開發成閭山森林公園。

閭山自然保護區屬永久性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任務是保護閭山的自然資源、自然綜合體,保護東亞地區特有的天然油松林,保護華北植物區系現有較完整的天然針闊葉混交林,恢復閭山自然植被,發揮天然屏障作用,為研究頂極油松闊葉混交林的演替規律和為珍禽、大天鵝、鴛鴦等候鳥的棲息、繁衍、遷徒創造條件。2018年錦州市制定了《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來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

風景名勝

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近百處,跨越千年。景區內有遼、元、明、清歷代構築的書堂、亭、閣、寺廟二十多座,碑刻摩崖遺存數十處,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有遼代的崇興寺雙塔、曠觀亭;元代的耶律楚材讀書堂;明代的北鎮廟、北鎮鼓樓、望海寺等;清代的觀藝亭、觀音閣等。碑刻摩崖類有遼代護山佛摩崖造像;明代游目天表、北鎮名山等摩崖刻石;清代乾隆皇帝五言三十韻詩碑、聖水盆詩碑等碑刻。

北鎮廟

北鎮廟,即是醫巫閭山山神廟,歷代帝王每年春秋兩季都親自或派大臣前來祭祀。位於中國遼寧省北鎮市城西2千米的山崗上。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鎮廟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初稱「醫巫閭山神祠」。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后改稱「廣寧神祠」。元大德二年加封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將神祠擴建后改稱「廣寧王神祠」,元末被毀。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稱「北鎮廟」。北鎮廟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長240米,東西寬109米。在其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山門、神馬殿、鐘鼓樓、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內香殿、寢宮等。廟內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廟東有乾隆年間所建的「廣寧行宮」遺址。

醫巫閭山

耶律楚材讀書堂

耶律楚材讀書堂位於桃花洞北部山崖下,佔地2400平方米。從南天門北行,登68級台階,就進入讀書堂院內。此處是遼太子耶律倍在桃花洞隱居時的讀書堂舊址。​​​

醫巫閭山

道隱谷

道隱谷俗稱大石棚,在觀音閣的西側,是從石壁中斜出的一塊屋檐形的巨石,構成一個天然石窟,裏面可容納數百人。石棚東西長43米,最高處20米,底寬10米,時有泉水從棚頂流下,注入「聖水盆」中。它側面的山岩上刻有唐代詩人王維的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醫巫閭山

自然景觀

自然景觀富集。山石景觀奇特,山水交融,構造出獨特的山水奇觀,較為著名的是石棚飛瀑和關公勒馬望魚池。植物景觀豐富,景區松樹為亞洲地區獨有黑油松樹種,山地適應性極強,呈現形態各異。較為著名的是經乾隆皇帝御封的雲巢松,民間也稱萬年松,此外還有迎客松、可憐松、母子松、石抱松、姊妹松等不勝枚舉。每年春季,山腳下萬畝梨花盛開,花白如雪花香四溢,成就一大奇觀——閭山香雪海。秋季來臨,霜染紅葉點綴在翠綠的山壑溝谷間,呈現一派北方秋季典型的景色。

萬年松

望海寺下面,有一棵萬年松,已生長了一千多。高二十餘米,樹榦圍長4米,據說是耶律倍親手所栽。乾隆來此遊覽時見此松冠蓋如雲,軀幹挺拔,枝繁葉茂,封為「雲巢松」並把詩一首「雲巢真可號,龍種是誰栽。並在樹榦上鑲有「雲巢松」三字的鐵牌,現已長入樹中,不復得見,此樹古松雄姿,千年不衰,因此通稱為「萬年松」。

醫巫閭山

桃花洞

桃花洞在醫巫閭山中心,因相傳古時有千樹桃花而得名。史書中最早出現桃花洞記載與人皇王耶律倍相關。傳說是耶律倍親自修建的通往他的住所的秘道,因周圍長滿桃樹,每到春季,桃花盛開,故得名桃花洞,又稱大桃源。桃花洞周圍桃花盛開,景色絕美,樹木茂密,山川秀美,不時有煙雲,意境獨特。清代乾隆到醫巫閭山祭祀時,被桃花洞的景色吸引,將其欽點為「閭山八景」之一。

醫巫閭山

香雪海

錦州北鎮醫巫閭山盛產安梨、鴨梨、葡萄等。每年四五月,道路兩旁、滿山遍野的梨花迎着春風綻放,白色的花瓣空中飛舞,如雪之揚,如雪之覆,當地的人們把這景觀稱之為「香雪海」。

相關文化

祭祀文化

歷史上歷朝歷代對鎮山,包括醫巫間山祭祀的典章制度規定,也是十分明確的。隋唐兩代確立了五大鎮山制度(以前只提四鎮),醫巫閭山被定為北方鎮山。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詔封醫巫山為「北鎮名山」;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始加五鎮封號,醫巫山被封為廣寧公;宋代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封為廣寧王;遼金也封為廣寧王;元代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封貞德廣寧王。明代修改了祭祀制度,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詔:唯孔子之封不改,岳鎮海瀆以「山水本名稱其神」,因之稱:「醫巫閭山之神」。清代因地理位置及統治目的的需要,清帝每次東巡至盛京經過醫巫間山時,均親自或派大臣到北鎮廟行禮祭告。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又對醫巫閭山神加「靈應」二字,稱為靈應神。據史料記載,從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開始望祭醫巫閭山起,以後隋、唐、宋、遼、金、元、明、清歷代朝廷,凡遇大典,如皇帝即位,或「天時不順」「地道欠寧」都要親自或派遣官員來醫巫閭山告祭。

相關人物

耶律楚材,元代人,被稱為一代賢相。其3歲喪父,在母親撫養下,自幼飽讀經史,旁通天文、地理、歷史、音樂等知識。醫巫閭山有其少年時的「讀書堂」。他在元代太祖、太宗兩朝,任職近30年。官至中書令,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國良策。以致元太宗窩闊台讚譽說:「朕之所以推誠任卿者,先帝之命也。非卿,則中原無寧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為也。」他死後被追謚為廣寧王,謚文正。遺著《西遊錄》《湛然居士集》,一直流傳至今。

汪秀霞,滿族,1947年生,遼寧錦州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醫巫閭山滿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4歲起跟隨母親學習剪紙技藝,出嫁后又接觸到很多契丹薩滿文化。她的剪紙以滿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為主要表現內容,其剪紙藝術具備了研究薩滿文化的史料意義。代表作品有《柳樹媽媽》《山神》《薩滿出馬》等。2004年參加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的中國錦州醫巫閭山滿族剪紙展,作品全部被北京民俗博物館收藏。

趙志國,1956年生,遼寧錦州人,2007年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醫巫閭山滿族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自幼在父母做皮影影人、剪窗花、壁掛的影響下,熱愛剪紙藝術,每逢年節都要剪刻大量剪紙作品。代表作品有《古代武士》《老鼠偷蛋》《臘月里》等,部分作品被載入《中國民間藝術名人錄》中。

張雪松,1962年生於北鎮,遼寧省美協理事、遼河畫院特聘畫家、北鎮市文化館副館長、北鎮市美協主席,擅長山水畫。作品《閭山》獲美展銀獎。中央電視台曾以《閭山入畫中》為題為其拍攝專題片。

文學作品

御制詩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北方鎮山,醫巫閭山自舜帝分封為幽州之鎮以來,數千年中,享有歷代王朝的祭禮和封號,歷代清帝都親自或遣官到北鎮廟向醫巫閭山神行禮,舉行祭祀大典,並留有近百篇題詠鎮山的詩作。1682年,康熙二次東巡,從鎮山腳下經過,前往北鎮廟行禮並賦五言律詩《過廣寧望醫巫閭山》,表達了對醫巫閭山的崇仰之情。這首詩開創了清代醫巫閭山御制詩先河。乾隆帝時期,題詠醫巫閭山的詩文有《過廣寧望醫巫閭山恭儀皇祖聖祖仁皇帝元韻》《祭北鎮醫巫閭山》《杪秋遊醫巫閭山得五言三十韻》《詠醫巫閭四景》《觀音閣即景》等數十首,塑造了豐富的北鎮鎮山文化符號。

其他作品

在中國古代,流人被流放時會經過醫巫閭山,很多流人借閭山抒懷,留下了許多關於閭山的詩作。其中,代表人物函可經過遼西錦州地區時,途徑醫巫閭山,面對其層巒疊嶂、翠峰連綿的景色,曾發出了「一篇晴雲萬壑閑,行人立馬自開顏」的讚歎;吳兆謙流放中途徑醫巫閭山,曾寫下了』「巫閭千嶂削芙蓉,走馬東來翠幾重」詩句。

此外,各朝各代也均有與閭山相關的作品。唐代崔顥的《遼西作》;金朝蔡圭《登醫巫閭山》、龐鑄《晚秋登廣寧南城樓》;明代賀欽的《登閭山》、溫景葵的《春雨初晴望醫巫閭山發興有作》、李輔的《觀音閣》《登玉泉寺》《達牽馬嶺》等。

風物傳說

靴子石

傳說西天王母的織錦女末姑,因失手打碎一隻玉杯,王母大怒,命人將她拋出天宮,末姑墜落在醫巫閭山上,為打柴人珍寶所救,二人結成恩愛夫妻,誰知好事多磨,又被夜遊神密報王母。王母派天兵來捉,珍寶起而反抗,死死抱住末姑不放,天兵竟奈何他倆不得。王母聞報,氣惱之下不顧體面,脫下靴子打來,恰恰將珍寶和末姑壓在靴下,那靴子後來便化成「靴子石」。

無慮山與趕山鞭

秦始皇游罷中原各地名山,興猶未盡,聞奏幽州無慮山(秦漢時醫巫閭山還稱無慮山)之美,想要一游卻又嫌路途遙遠。遂命丞相李斯率方士持趕山鞭來趕無慮山。誰知連趕三天三夜竟然絲毫未動,方士無奈揮鞭抽去山尾,又連趕三天三夜,只把山尾的十三個小山頭,向西趕了20里,成了現凌海市的十三山。那方士見無慮山難以制服,又揮鞭猛抽,結果將趕山鞭打成幾截,就成了醫巫閭山上的蜈蚣嶺。山上那被抽打的鞭痕和血跡,就化成了醫巫閭山的似國畫皴法中的斧劈皴山形和深秋的楓葉。

剪紙文化

醫巫閭山地區的民間剪紙歷史悠久,剪紙作品大多以風俗畫的布局,大寫意的手法,畫面構圖嚴密飽滿,層次分明,粗獷中蘊含細微。神偶雕刻常用的陰刻工藝,使畫面氣勢恢弘,意蘊深厚,常常使人浮思遙想,彷彿回到了遠古時代,進入了神話世界。很多剪紙作品既有薩滿文化肅穆簡潔的神秘色彩,又有農耕文化的靈動活潑,不僅在內容上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在藝術形式上也是多民族藝術特色的完美結合。2006年5月20日,醫巫閭山滿族民間剪紙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所獲榮譽

1986年,醫巫閭山自然保護區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遼寧省首批建立的、國務院第一批批准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醫巫閭山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躋身於全國風景名勝區行列。

2012年,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級森林公園被授予「遼寧省生態文化教育示範基地」榮譽稱號。

2018年,遼寧北鎮醫巫閭山遼代帝陵遺址群列入「考古中國」——國家文物局「十三五」時期重大考古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