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

達斡[wò]爾族是中國北方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官方確定的55個少數民族之一。本民族自稱「達斡爾」,在中國歷代漢文史志中,有過「達呼爾」「打虎兒」「達呼里」「達瑚里」「達古爾」「達烏里」「達烏爾」等不同音譯。達斡爾族使用達斡爾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布特哈、齊齊哈爾、海拉爾和新疆4個方言區。達斡爾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自清朝起,達斡爾族的知識分子多用滿文,辛亥革命后普遍使用漢文。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的數據顯示,中國境內達斡爾族總人口為132299人,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扎蘭屯市、阿榮旗以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郊、龍江縣、富裕縣、黑河市、嫩江縣、孫吳縣和新疆塔城地區。

關於達斡爾族的起源,流行著兩種學說。第一種是「蒙古族分支」說,因為達斡爾語與蒙古語都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兩種語言之間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成分。第二種是「契丹族後裔」說,理由是在《遼史》《遼金元三史語解》中記載,「達斡爾」這一名稱是從「大賀氏」音譯來的。《黑龍江志稿》等志書中也記錄遼亡以後,一部分居住在黑龍江上游的契丹人就是達斡爾族的先民。「達斡爾」之名最早見於元末明初,17世紀中葉以前,達斡爾族的先民居住在黑龍江上游北岸,結成村落,聚族而居,1644年之後陸續從江北內遷。清朝時,清政府將達斡爾族編為杜博淺、莫爾丁、訥莫爾三個扎蘭,后又分別擴編為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作為中國東北邊疆的古老民族之一,達斡爾族人民在抗擊沙俄、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等一系列戰鬥中立下了不朽功勛。1958年8月15日,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及民族鄉的建立,進一步實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在國家和政府的組織和支持下,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達斡爾族政治、經濟、交通、文化、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取得進步和發展。同時其民族特色文化也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聚居的地區漁獵、林業資源極為豐饒,且擁有廣闊的草原和大河,為達斡爾族人民經營農業、畜牧業、漁獵業等生產提供了天然優勢。達斡爾人居住的村落多依山傍水,宅院建築規整,多為「介」字型的草正房,飲食上以稷子米、蕎麥麵為主,喜歡喝牛奶、茶,精於刺繡、雕刻、繪畫等手工藝術,有著豐富的民間文學藝術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達斡爾族以莫昆、哈拉為社會單位,信奉薩滿教,供奉諸神,實行一夫一妻制。此外,達斡爾族還有重視禮儀、敬老愛幼、熱情好客等傳統美德。達斡爾族的民族文化中的精華,如民歌、魯日格勒舞、烏欽、曲棍球、婚俗、服飾、祭敖包等音樂、舞蹈、曲藝、體育、民俗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族稱

達斡爾族自稱「達斡爾」(dahur),其中「da」表示「大、首領、尊貴」,「hu」表示「人」,「r」表示「洞穴」「房屋、氈帳」,三個詞合併在一起,意思是「大部族」。對達斡爾族的歷史稱謂記載可以追溯回清朝初期,最早見於康熙六年(1667年)《清實錄》中出現的「打虎兒」一詞,而在《遼史》《清史稿》《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滿洲源流考》《黑水先民傳》等歷史典籍中,「達呼爾」是最通用的譯寫形式,後來又出現了「達呼」「達戶」「達虎兒」「達呼爾」「達瑚爾」「達古爾」「達虎里」「達呼里」「打狐狸」「打鬼力」「達古里」「達庫里」「達古魯」「達烏里」等多種譯寫形式。根據俄國文獻《俄羅斯人在黑龍江上》的記載,早在1639年,當沙俄東進勢力的先遣部隊達到上衛特木河時,他們從當地的愛文奇人那裡聽到過「達烏爾」的名稱。《蒙古源流》(卷六)中記載,大約在明代萬曆時期,蒙古扎薩克圖土們汗曾向東攻打過珠爾齊特、額里克特、達奇鄂爾三個部落,其中達奇鄂爾就是達斡爾的譯寫形式。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民族識別,確認了達斡爾族為單一少數民族,並根據達斡爾人的要求,按照布特哈方言的語音,確定「達斡爾」為族稱。

族源傳說

蒙古分支說

「蒙古分支」說的主要論據是:達斡爾語中有很多辭彙與蒙古語相同或相近,尤其是《蒙古秘史》中的某些辭彙,雖然在現代蒙古語中已經消失,但卻一直保留在達斡爾語中。從成吉思汗時期開始,不少契丹族首領相繼率軍投靠蒙、元政權,開始為蒙古族諸汗擔負鎮守各地的任務。在與蒙古族發生密切聯繫的過程中,達斡爾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蒙古族的影響。民國時期,除漢族外,只有滿、蒙古、回、藏四個少數民族被當局承認為單一民族。所以,達斡爾族人民在外工作或學習時,只能報稱自己是「蒙古族」。鑒於這種歷史背景,一些達斡爾族的知識分子便提出了達斡爾族屬於古代蒙古族一個分支的主張,甚至編出了《達斡爾蒙古之歌》,撰寫了《達斡爾蒙古考》一書。

契丹後裔說

最早提出「契丹後裔」說的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將遼史中的契丹「大賀氏」與《滿洲八旗姓氏通譜》中的「達呼爾」聯繫起來,認為「大賀氏」就是達呼爾的先民。20世紀50年代,中國著名的遼金史學家陳述從達斡爾族的族源傳說、語言材料、地理古迹、民間古謠和歷史故事、生產技術、社會組織、風俗習慣、歷史人物、人名、屯名、宗教信仰、經濟生活、族稱的由來及含義等方面,進一步證實了「契丹後裔」說。達斡爾族學者阿勇巴圖在《契丹後裔的達斡爾族社會》一文中,也從達斡爾族的北遷、房舍、農牧獵漁、手工業、曲棍球、婚喪祭天習俗及詞語的研究比較,得出了「達斡爾族系契丹後裔」的結論。達斡爾族學者歐南·烏珠爾在《達斡爾族的名稱及其來源》 一文中,採用語言學方法,分析了達斡爾語的語源、語義及其歷史演變軌跡,證實達斡爾族起源於契丹大賀氏的觀點。此外,沈匯在《論契丹小字的創製與解讀——兼論達斡爾族的族源》 一文中,通過比較研究契丹小字與達斡爾語,也證實達斡爾族源於契丹的觀點。還有《達斡爾族社會歷史調查》《達斡爾族簡史》《達斡爾族風俗志》《達斡爾族》《對達斡爾族承襲契丹習俗的探討》等書籍和論文的撰著者們,也都認為達斡爾族系契丹後裔。由於論據更加全面和充足,所以,從清朝至今,達斡爾族源於契丹的觀點已經得到學術界絕大多數學者們的肯定。

歷史沿革

元明時期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后,達斡爾族人民聚居在大興安嶺西北部地區,少數聚居在黑龍江中上游。1370年至1388年間,為了避免明朝、蒙之間的戰爭,達斡爾族陸續向黑龍江以北地區遷移。這一時期,達斡爾族主要從事農耕、漁獵和牧業。除了自給自足外,他們還將剩餘的產品與相鄰的兄弟民族交換,比如,用農產品換取鄂溫克族的獵產品和蒙古族的牲畜,用貂皮換取漢族的紡織品和鐵斧、鐵刀、鐵鍋等。有了鐵器的引入,達斡爾人開始鍛造矛頭、箭鏃[jiàn zú]等,用作狩獵工具和擊敵自衛的武器。為了抵禦外敵入侵,達斡爾人修建了自衛防禦的城堡,每座城堡上有瞭望塔和射箭用的塔樓,城堡周圍高聳著土牆,塔樓下有通向河邊的秘密通道。明朝時,統治者不僅在黑龍江下游北岸特林地區設置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及其附屬衛所等行政管理機構,還在遼東開原、廣寧等地開設貿易市場,如馬市,為達斡爾族及周邊兄弟民族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清朝時期

清朝初年,由於達斡爾族人口眾多,且從事先進的農業生產,又有堅固的防禦城堡,因此成了清政府征服的重要對象。1635年—1643年間,皇太極先後對達斡爾族地區發動了三次掠奪戰爭。第一次戰爭后,達斡爾族大量人口和財產流失,同時還要赴盛京向清政府進獻貂皮等當地特產,以示臣服。1639年,第二次戰爭時, 達斡爾族人民在博穆博果爾的統率下,各部落幾乎全部投入抗戰,但因勢力薄弱而以失敗告終,被清政府俘虜人口7600餘人,掠獲牛馬近2000頭,各種細毛皮張5400餘張。1643年,第三次戰爭結束后,達斡爾等族又被清軍掠奪人口2800餘人,各種貴重皮毛1600多張,牲畜700餘頭。至此,達斡爾人口大量減少,牲畜和獵產品被大量掠奪,一些屯落和城堡被夷為廢墟,多種經營的自然經濟生活和社會組織遭到嚴重破壞。自1649年起,達斡爾人陸續南遷至嫩江流域和嫩江支流訥莫爾河岸。

1581年後,建有城堡和屯落、盛產穀物和紫貂的達斡爾族地區成為沙俄侵略和掠奪的首要目標。達斡爾族人民在京師輕車都尉明安達禮、寧古塔安本章京沙爾呼達等人的領導和指揮下,參加了在庫瑪爾河和松花江口等地的多次戰鬥。1660年,達斡爾人參加了在古法壇村消滅斯捷潘諾夫部隊的戰鬥,恢復了黑龍江流域的社會安定。1681年,康熙帝決定收復東北失地,達斡爾人擔負了為北征清師儲備糧食、偵察敵情和赴營參戰等義務,直到1687年5月戰爭結束。17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初,達斡爾族的官兵參加了收復雅克薩城、收復和平定台灣、守衛江浙海防地區等一系列戰役;1894年參加了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參加了抗擊八國聯軍的戰役。在不斷地被徵調參戰的過程中,達斡爾族人口銳減,生產荒廢。

清朝在達斡爾族中實施八旗制度,達斡爾人被編為牛錄,分為都博淺、莫日登、訥莫爾3個扎蘭,后又分別擴編為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八旗制度里,規定了達斡爾族人服兵役、駐守卡倫、定期巡邏中俄國境線三項內容。1804年,清朝實行養育兵制和屯田。瑗琿[yuàn hún]、墨爾根、齊齊哈爾三城養育兵共計770人,而擔任養育兵者主要是達斡爾族壯丁。在布特哈地區,凡身高五尺的達斡爾男丁每年都需向清政府進貢一張貂皮。同時,還要按年進貢一定數量的野豬、野雞、飛龍、狎[xiá]唇、熊掌、鯉魚、雅巴薩魚、箭桿、火絨等山珍土特產品。瑗琿地區的達斡爾族每年需進貢哲羅魚100尾、細鱗魚50尾、野雞100隻、飛龍50隻、箭桿500根、挑皮 200條、木火絨大小各4匣、魚鰾吉慶2架、魚鰾如意4柄。

民國時期

自民國初年起,奉系軍閥在政治上對黑龍江地區實行大漢族主義統治,經濟上通過移民墾荒等手段,掠奪當地的自然資源,強佔少數民族的牧場。貪官污吏憑藉職權搜刮民財,胡匪到處掠奪牛馬和皮貨,隨意槍殺無辜的少數民族人民。漢族商販在達斡爾族屯落開設商鋪,用賒賬、造假賬等手段盤剝達斡爾人,甚至還私通官吏,借討債之名,強佔達斡爾人的房屋、牲畜和土地。1909年,大批軍警開進呼倫貝爾地區,強征軍畜,加重苛捐雜稅,還經常毆打和關押達斡爾、蒙古等族牧民。與此同時,達斡爾族內部發生了土地租佃和買賣關係,產生了地主經濟,農業雇傭關係和封建剝削越來越普遍。於是,達斡爾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進行了反抗北洋軍閥反動統治和壓迫的鬥爭。

1914年,齊齊哈爾地區爆發了以少郎和岱夫為首的達斡爾族農民武裝起義,但最終被黑龍江省軍閥所打敗。廢除八旗制度后,漢族官員不允許達斡爾族使用本族語言,還制定了「計戶徵稅制」,讓達斡爾族按戶交納捐稅。不久,又將「計戶徵稅制」改為「計口徵稅制」,進一步加重了達斡爾人的稅賦負擔。雖然漢族移民的到來,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對達斡爾族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但漢族移民的大量墾荒,侵佔和縮小了達斡爾族各屯公有的牧場。漢族移民單一性的農業生產與當地達斡爾人傳統的農牧結合、多種經營的生產方式形成了尖銳矛盾。 於是,世居訥莫爾河地區和嫩江東岸的達斡爾人,被迫遷居西布特哈地區。1929年末,達斡爾族自發組織了一支民族武裝來抵抗軍閥勢力。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以郭道甫、福明泰等人為代表,達斡爾族人民的革命鬥爭有了新的發展。1930年夏,達斡爾族的春德、福齡、郭文興等六人作為代表參加了在南京召開的討論蒙古盟旗制度和自治問題的蒙古會議,為達斡爾族地區爭取了自治和教育方面的權力。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包括達斡爾族在內的東北各族人民,遭受了日本帝國主義長達14年之久的侵略。在抗日鬥爭中,達斡爾族湧現了一批如孟德仁、王鈞、金壽平、鄂壽喜、榮茂、海瑞等抗日英雄。「牲畜出荷制」的實施讓達斡爾族的牲畜數量嚴重下降。到1939年時,莫力達瓦旗達斡爾族人民的各種牲畜已經銳減到3547頭,平均每戶只有一頭牲畜。糧食、排木等被低價收購,獵業經濟也處於萎縮狀態。此外,日本帝國主義者還在達斡爾族地區實行奴化教育,在學校里教授日語,鼓勵農民們種植罌粟,設立鴉片零售所等。1937年到1944年間,齊齊哈爾地區的達斡爾族被迫遷到偽興安東省的布特哈旗、阿榮旗、喜扎嘎爾旗等地。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達斡爾族才徹底擺脫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役。

人口與分佈

人口變遷

據史料記載,達斡爾族先民契丹族曾於947年建立遼國,在遼亡北避時,達斡爾族曾有10多萬人口。1887年,黑龍江地區達斡爾族有29000餘人,新疆地區有1000餘人。辛亥革命后,人口有所增加。但隨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達斡爾族人口急劇下降。據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三浦運的調查,1939年—1941年,東北達斡爾族人口出生率為4.08%,死亡率為4.74%,自然增長率為負。東北光復時,達斡爾族人口不足4萬。民國建立后,達斡爾族人口增長較快,到1931年時,人口約4萬。1947年,達斡爾族人口大約40000人。1953年,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達斡爾族人口約為48000人,其中黑龍江省約有22700人,內蒙古自治區約有19480人。1978年上升到了8萬人;1982年上升到了94126人,其中黑龍江省有30246人,內蒙古自治區有58628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4359人。1990年,達斡爾族人口上升到121463人,其中黑龍江省有42319人,內蒙古自治區有71484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5405人。據2010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達斡爾族共有131992人,其中有77188人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約佔中國達斡爾族人口的57.8%,43608人聚居在黑龍江省,5541人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1年時,中國境內達斡爾族總人口為132299人,其中男性有64247人,女性有68052人。

1964年-2021年達斡爾族人口一覽表

地域分佈

達斡爾族地域分佈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自12世紀中葉起,達斡爾族人民聚居在大興安嶺西北部地區,部分達斡爾人居住的黑龍江上中游北岸地區。明末清初,大部分達斡爾人居住在黑龍江上游,分佈在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西起貝加爾湖,東至牛滿河的廣大地區。17世紀中葉,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達斡爾族由黑龍江北岸南遷到嫩江流域。從康熙中期開始,為了鞏固東北和西北的邊防,部分達斡爾人被派遣到璦琿、呼倫貝爾、新疆伊犁等地駐防,主要分佈在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富拉爾基區及黑河、嫩江、訥河、富裕、龍江等縣市;內蒙古自治區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阿榮旗、扎蘭屯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市、霍城縣。

1949年以後,達斡爾族人口由黑龍江向相鄰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的持續遷移,致使該地區的達斡爾族人口迅速增加,部分達斡爾族人口流入內蒙古。達斡爾族總人口中約7%分散在中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多個旗、縣、市,如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海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bā yàn nào ěr shì]、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愛輝縣、嫩江縣、遜克縣、孫吳縣、漠河縣、肇東市、加格達奇特區、松林區、黑河市;新疆除烏魯木齊市外,還分佈在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達斡爾族聚居的嫩江流域、呼倫貝爾草原和阿爾泰山南麓的丘陵地帶,位於北緯450至500之間的高寒地帶,從11月結冰到翌年4月解凍,冬季長達半年,最低溫度可達- 35℃至-45℃。

達斡爾族

宗教信仰

薩滿教

達斡爾族信仰的原始宗教是薩滿教。薩滿教以萬物有靈為思想基礎,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多神信仰為內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動為表現形式,但沒有系統的宗教理論、統一的宗教組織和固定的活動場所。因此,一切宗教活動的儀式和流程都由宗教職業者——薩滿口頭傳授給新薩滿。達斡爾族稱薩滿為「雅德根」,主要負責祭祀神靈時主持宗教活動。薩滿身穿法衣跳神,神靈附體作為人與神的中間媒介,代表人向神靈的獻祭祈求,又代表神靈向人傳諭。薩滿治病在達斡爾人中間表現突出,通常是一個女薩滿乘著馬橇來給人治病,主人家將她迎進屋,薩滿先要將神鼓在火旁烤一烤,讓鼓麵皮繃緊。然後取出兩面神鏡及帶有60面黃銅鏡、70個各種鈴鐺的巫衣,穿戴起來后,再戴上薩滿神帽,點上線香,便開始跳神治病。在內蒙古海拉爾地區居住的達斡爾人,比較完整地保留著薩滿教信仰的習俗。民間廣泛流傳著對於騰格里等神靈的崇拜、家祭、敖包祭等儀式。

達斡爾族

多神信仰

「博果勒巴日肯」是達斡爾族較早崇拜的固有神,是由24位主神和一些副神組成的系列神,擺開來足有12米長,因此又稱「瓦樂恩巴日肯」(眾多的神)。24位主神中包括官人、鐵匠、喇嘛、獵人、嬰兒、妖怪、鹿、布谷鳥、狗、蛇等人物、動物,還有娘娘巴日肯(娘娘神)、敖雷巴日肯(狐仙神)等,且排列順序有嚴格要求;副神有克亦登神、麻羅神、墳墓神、阿彥托若神等。各神均有畫像,通常供奉在院內小寺里,用綿羊和豬祭祀。這樣的群體神反映了達斡爾族氏族社會時期的群體觀念。此外,達斡爾人還崇拜和供奉白那查(山神)、吉日給巴日肯(瘟神)、畢日給巴日肯(河神)等各種各樣的神靈。早期供奉的神是以氏族為單位,集體供奉,分為偶像和無偶像兩種。如供奉的騰格日巴日肯(天神)等是無偶像的;偶像是按照人們想象的塑造其形象,而後加以崇拜,如以木雕或金箔或布剪成人形的偶像。

達斡爾族

語言文字

語言

語言特點

達斡爾族使用的語言為達斡爾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主要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嫩江流域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等達斡爾族居住區使用,使用人口約12萬人。達斡爾語基本短母音有6個,輔音19個,其語音特點是只有兩個圓唇母音o和u,有長短母音的對立以及有齶化輔音和唇化輔音。達斡爾語的重音一般固定地落在詞的第一音節,但不是獨立的重音音位。同其他阿爾泰語系語言一樣有母音和諧律,母音依據它們在母音和諧中的不同特點可分為獨立母音、依附母音。

達斡爾語辭彙由固有詞和借詞兩大部分組成。按照詞的結構,可分為非派生詞、派生詞和合成詞三類。非派生詞是由單一詞素構成,以單音節的和雙音節居多。這些詞當中有很多能作為詞根,接綴構詞附加成分,構成派生詞。派生詞是在詞根后加各種構詞附加成分構成的,比如名詞派生名詞、動詞派生名詞、動詞派生形容詞等。合成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非派生詞或派出詞依照一定的規則構成的新詞,構成合成詞的非派生詞或派生詞之間可分為並列關係、主謂關係、補充關係、修飾關係四種。達斡爾語未經過像蒙古語那樣的突厥化過程,而且與同語族的其他語言比較起來發展速度緩慢,因而保留了較多的古東胡鮮卑語的特徵。但達斡爾語也經過了輕微的通古斯化的過程,從通古斯語吸收了許多辭彙,其靜詞格變系統也受到影響。其中,與蒙古語相似的詞佔40%左右,與滿-通古斯語相同的詞及漢語借詞佔10%左右。在達斡爾語辭彙中,漢語借詞的數量很大,可以分為早期和近期兩類。早期借詞如waas(襪子)、laatai (蠟台)、gjaa(街)等,近期借詞如twanyan(團員)、ganbul(幹部)、tugai(土改)等。

達斡爾語的語法主要分為詞法和句法。在詞法方面,主要體現在詞幹后附加黏附成分,因其屬黏著型語言,故構詞詞綴和變形詞綴均接於詞幹之後。名詞複數附加成分有時可重疊使用。 第一人稱代詞複數有排除式-baa 和包括式-daa的區別。名詞的格可分為基本格和非基本格兩種。基本格有主格、領格、與位格、賓格、憑藉格、界限格、共同格等;非基本格有程度格、確定方位格、不定方位格、由來格、方向格、目標格、定格等。動詞有式、時、態、體等語法變化。後置詞按其意義可表示比較、時位、概略、方向、限制、集合、原因、目的等,一般沒有詞形變化。在句法方面,句子成分可分為主語、謂語、表語、賓語、補語、修飾語和限定語七種。常見的句型有單純謂語或單純表語句、主語和謂語或主語和表語句、帶限定語句等七種。複合句還可以分為並列複合句和主從複合句。此外,達斡爾語中還有復指結構、呼語和插入語等用法。

方言土語

達斡爾語可分為布特哈、齊齊哈爾、海拉爾和新疆4個方言區。布特哈方言下分納文、訥莫爾、墨爾根、璦琿4種土語,使用人口約4.5萬人,主要分佈在嫩江上游的兩岸地區及訥莫爾河、諾敏河流域,即今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及黑龍江省甘南縣、訥河市、嫩江縣、德都縣和璦琿區等地。齊齊哈爾方言下分江東、江西、富拉爾基三個土語,使用人口約4萬人,主要分佈在梅里斯區、富拉爾基區、龍江縣、富裕縣及內蒙古的阿榮旗、扎蘭屯市等地。該方言有前化母音、長母音和復母音,有一套借詞母音和借詞輔音zh、chi、shi、r、z、c、s及舌尖母音,在詞法及辭彙方面也有獨特性,有較多的漢語借詞及蒙古語東部方言辭彙。海拉爾方言下分南屯、莫克爾圖兩個土語,使用人口約1.6萬人,主要分佈於呼倫貝爾市的海拉爾區及其周圍的鄂溫克旗和莫和爾圖等地。該方言在語音系統方面詞首擦音h已經消失,處於母音a、o之前的k變成了x,濁音性輔音的語音同化幾乎不存在。詞及詞綴的發音比較規範,形成了獨特的較優雅的語調和發音,有較多的蒙古語借詞。新疆方言下分塔城、霍城兩個土語,使用人口約5000人,主要分佈於新疆塔城、伊犁以及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等地。該方言有前化母音和小舌輔音,語調有變化,並有較多的哈薩克語借詞。

文字

遼代曾創製過契丹大、小字,遼亡以後金國曾沿用過一段時間,后消亡。達斡爾人郭道甫、欽同普、沃文德等也創製過達斡爾文字,但因各種原因未全面推廣。1956年12月,在呼和浩特召開的達斡爾語文科學討論會上,通過了以斯拉夫字母為字母形式、布特哈方言為基礎方言、納文土語語音為標準音的達斡爾文字方案。但因1957年「反右」運動而未使用。1981年3月2日,內蒙古自治區達斡爾歷史語言文學學會理事會討論通過了《達斡爾語記音符號方案》,記音符號包括26個拉丁字母,方案中介紹了母音、輔音、母音和諧規則,不清楚母音、雙輔音、後綴及其他有關拼寫規則和方法,並提供了三個記音樣品。但該方案最後也未能得到廣泛推廣,因而達斡爾族至今尚無本民族通用文字。從清朝起,達斡爾族一直使用漢、滿、蒙古、哈薩克等民族的文字,目前通行漢文。

民族文化

社會結構

哈拉

哈拉是達斡爾族早期社會組織中形成的一種父系氏族血緣組織,每個哈拉由屬於同一個父系祖先的成員組成,擁有自己的聚居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達斡爾族一共形成了20個哈拉,各哈拉的名稱大多數來源於其祖先居住的山川河流和村屯的名稱。達斡爾族內部有敖拉、莫日登、鄂嫩、郭貝勒、金克爾、沃熱等哈拉,後來相應地簡化為敖、孟、鄂、郭、金、沃等漢姓。從元朝至清朝初年,達斡爾族哈拉的社會職能主要是管理共同的聚居地。此外,還負責執行哈拉外婚制,嚴禁哈拉內部通婚,因為屬於同一哈拉的人均有血緣關係。哈拉還負責組織所屬的各莫昆獵手,舉行大規模的圍獵活動,以及實行哈拉民主制,召開哈拉會議來解決重大問題,如制裁哈拉內部的悖逆之徒、選舉哈拉首領、整理哈拉族譜、組織集體狩獵、祭奠祖先等活動。

莫昆

莫昆,又稱作「木昆」「穆昆」,是達斡爾族的父系家族組織,也是從哈拉分化出來的血緣關係更進一層的新氏族血緣集團。莫昆的產生時間晚於哈拉,達斡爾族早期曾有過41個莫昆,每一個莫昆都有自己獨自的名稱,如「烏力斯莫昆」「郭博勒莫昆」「畢日揚莫昆」等。同一莫昆的人居住在同一個村落或相鄰的地方,在生產和生活方面有互相幫助的義務,也有收養孤兒、贍養孤寡老人的義務。莫昆的管理者被稱作莫昆達,是由全體莫昆成年男子在莫昆會議上民主選舉出來的。莫昆達主要負責處理莫昆的日常事務,主持莫昆會議,管理莫昆的公有財產,維持莫昆內部的安定團結,教訓悖逆之徒,調解民事糾紛,民主商討莫昆內的重大事項,主持莫昆共同的祭祀活動和大型的體育娛樂活動,如每年春秋都要舉辦莫昆內的射箭、摔跤、騎馬、曲棍球比賽等。對外,莫昆達則是本莫昆的全權代表。達斡爾族的莫昆達沒有固定的任期和俸祿,也沒有任何特權,而且不脫離生產勞動。

經濟生產

達斡爾族居住的地域有山林、草原、河流和平原,達斡爾族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條件,從事農業、牧業、獵業、漁業、採集業、手工業、放排業、大軲轆車製造業、燒炭業和運輸業。達斡爾人綜合利用自然資源,以對外交換的農牧為主,使各業互相促進,形成了多種經營的經濟結構。

農業

達斡爾族居住的黑龍江中游兩岸是沖積平原,土壤肥沃、氣候適宜,非常適合農耕。達斡爾人主要種植大麥、燕麥、蕎麥、稷子、黑豆、豌豆、蘇子等成熟期短的糧油作物。除從事大田生產外,他們還經營田園,栽培黃瓜、豆角、白菜、大蒜等蔬菜和其他一些果樹。清朝時,東北地區廢除了「禁山圍場」,開始實行移民墾荒政策。達斡爾族地區還設有「公田」,八旗官兵在戰事之餘就會耕種公田。18世紀80年代始,達斡爾族地區建立了許多專事農業的官屯。官屯的漢民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促進達斡爾族農業經濟的發展。19世紀初葉以後,清政府所採取的發放購買耕畜的貸銀等扶助政策,保證了達斡爾族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清末時,在黑龍江東部地區的許多城鎮相繼設立了收購各種糧食的商號,為達斡爾族擴大農業生產面積,生產商品糧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此外,「安達」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糧食生產。

獵業

獵業在達斡爾族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獵產品對於達斡爾人具有多方面的經濟價值,獸肉用於自食;冬秋季的貂皮和猞猁[shē lì]皮等用作防寒衣料;貂皮等主要用來對外交換。達斡爾族集體狩獵方式分為小集體和大集體兩種。小集體狩獵時,由幾個人自願組成一個塔坦(組),由一名狩獵經驗豐富的長者擔任塔坦達(組長),塔坦內部平均分配獵獲物。大集體狩獵時,首先推舉一位長老擔任總阿維達(總圍獵長), 所屬的每個莫昆也要選出一名富有經驗的獵手,作為各自的阿維達。在阿維達的指揮下,獵手們騎馬持弓包圍預定的山林,然後逐步縮小包圍圈,最後射殺被圍的各種野獸。最後由總阿維達將獵物平均分給各個莫昆,最後再分到每個人手裡。東清鐵路通車以後,獵產品開始商品化。由於猞猁、狐狸、灰鼠、狼、獺以及鹿茸、鹿胎、鹿鞭、鹿心血、熊膽、熊掌等中藥材在市場上收購價很高,達斡爾族獵民們更加積極地獵取細毛獸和鹿、熊等,幾乎一年四季都在進行獵業生產。春季獵鹿茸,夏季獵鹿胎,秋季獵取狍子和野豬,冬季獵取灰鼠皮。達斡爾族通過多種形式的獵業生產,解決了皮衣、肉食、貢物和經濟收入等來源,也為社會提供了相當數量的細毛皮張、貴重中藥材和各種野味,活躍了市場商品交換,豐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

林業

大、小興安嶺的茂密森林為達斡爾族發展林業生產提供了條件,其中排木業佔有重要的地位。17世紀80年代開始,瑗琿、墨爾根、齊齊哈爾等城以及伊拉哈、卡木尼哈、博爾多(今訥河縣)、拉哈、寧年(今富裕縣)、塔哈爾等驛站的建築木材,很大部分是由達斡爾人進山採伐編排后順水流送的。19世紀末,鋪設東清鐵路時,由於急需大量枕木和建站木材,提高了收購各種木材的價格,給達斡爾族的林業生產帶來了極盛時期。一年一人放下一次排,可賣一百多棵松木,收入要比一個獵民在中等年景的全年收入還多。 在一些山區達斡爾族屯落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戶投入了放木排的林業生產。放木排要幾個人組成一組,籌集行裝口糧和馬匹車輛,於年初溯嫩江支流甘河、諾敏河,到達採伐場,將砍伐的樹木乘冰雪融化前運到編排地點排木編好后趁雨季水漲時順水流送到集散地。從清初到清末,達斡爾族通過林業生產為嫩江流域各城鎮的建設提供了大量木材,促進了城市木材加工業的發展。除了經營木排業以外,達斡爾族還採伐柞木[zuò mù]和樺木,加工成犁杖和車材,運銷到嫩江、訥河、拉哈、平陽、那吉屯、扎蘭屯、齊齊哈爾、富拉爾基、朱家坎等城鎮,供應各地漢族農民的需求。

漁業

達斡爾人從事漁業生產歷史悠久。黑龍江、嫩江及其各支流盛產蝗魚、鯉魚、細鱗魚、哲羅魚、鯽魚和草根魚等多種魚類。清末以前,達斡爾族捕魚主要是為了自食。自東清鐵路通車后,漁產品變成了商品。達斡爾人在夏、秋、冬三季捕魚,除了解決自食以外,還把鯉、草根、細鱗、哲羅、鰲[áo]花、鱘、蝗等魚出售到當地城鎮,尤其是冬季,會向就近的瑗琿、齊齊哈爾、呼蘭等城鎮運銷大量的凍魚。漁產品的商品化促進了達斡爾族人民冬季漁業生產的發展,因此,漁業成為達斡爾人的主要副業之一。

畜牧業

畜牧業是達斡爾人傳統的生產形式之一,嫩江流域的自然環境為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達斡爾族人主要飼養馬和牛,採取定居放牧和棚圈飼養的方法。多數地區的達斡爾人會集體雇一牧工,將牲畜統一牧放在村落附近,牧工的報酬,由各家根據牲畜頭數分攤。每家每戶都建有牛、馬、羊圈,屯落還有公共的大型畜圈,供集體放牧使用。每年伏天要打羊草,作為牲畜過冬的飼料。飼養的牲畜除了乳牛提供奶食品外,其他牲畜主要是為農獵業生產提供畜力。民國初年,達斡爾族地區雖遭兵匪騷擾,牲畜被掠奪,但畜牧業仍然有所發展。布特哈地區由於地廣人稀,便於放牧,養畜者仍十分眾多,除少數貧困者外,均養奶牛以供奶食。齊齊哈爾達斡爾族地區自從土地開放以後,牧場面積不斷縮小,但當地的達斡爾人仍然保留了飼養牲畜、農牧結合的傳統。在以牧業為主的海拉爾地區達斡爾族屯落中,牲畜頭數大為增加,出現了擁有數百頭牛馬、萬隻羊的大牧主。同一時期,只有瑗琿地區達斡爾人的牧業有所萎縮。

手工業

達斡爾族的手工業也比較發達。清朝時,達斡爾族的工匠開始利用廢鐵來鍛造金屬製品,如獵刀、鞣[róu]皮張用的鈍齒、民間樂器等。達斡爾人用白樺樹皮加工製作成桶、碗、盆等器皿,還在上面刻畫各種圖案。布特哈地區達斡爾人製作的大軲轆車、馬鞍、煙袋鍋等手工產品在集市上非常暢銷,尤其是大軲轆車,在鄰近的各族人民中享有很高聲譽。民國時期,達斡爾族的家庭手工業較清朝時有了明顯的發展。各屯的木匠大都能夠製作大軲轆車、馬鞍、犁杖、手推車、獨木舟、箱櫃、桌椅、榨酥油架等。藝匠們製作造型風雅的煙袋鍋和獵刀;婦女們除製作各種皮革製品和樺樹皮器皿外,還會編織多種樣型的筐籃。個別達斡爾人還從事黑白鐵片加工,製作水壺和臉盆等。在齊齊哈爾市北關集,還有達斡爾人設立縫紉鋪,承攬製作服裝業務。這些手工業產品,除了自用以外,還銷售其他市區,特別是漢族墾荒移民對於大軲轆車需求量的增加,促進了達斡爾族造車業的發展。

教育

清朝教育

清朝時期,達斡爾族的教育主要是學校教育和私塾教育。康熙十四年(1695年),清政府在墨爾根(今嫩江縣城)設立了八旗學堂,開始招收滿族、達斡爾族的孩子讀書。乾隆九年(1744年),在齊齊哈爾、墨爾根、璦琿地區設立了官學,允許達斡爾八旗的各佐選送一名兒童入學學滿文。嘉慶元年(1796年),在黑龍江將軍永琨的倡導和主持下,齊齊哈爾創辦了第一所傳授漢文化的公立學校,稱之為漢官學,首批學生20名,均是從齊齊哈爾八旗子弟中挑選出來的。光緒三十年至宣統二年(1904年—1910年),墨爾根、璦琿、西布特哈尼爾基等地設立了初級小學,其他較大的村落設立了初級小學,而重要的城鎮則設立了高級小學,新疆伊犁的索倫營也曾創辦滿文學堂。由於當時的官學較少,達斡爾族民間還紛紛辦起了滿文私塾。後來,達斡爾族地區開始修建中等學校,如1905年東部特哈創辦的初級師範預備科,1908年在黑龍江省創辦的滿蒙師範學堂,以及塔城地區創辦的養正學堂和武備學堂等。自此,達斡爾族子弟獲得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機會。

民國教育

民國時期,達斡爾族的教育較清朝時有了長足的進步。據1923年布西設治局統計,在原西布特哈境內,除原布西師範講習所外,有1所公立完全小學、6所公立初級小學和5所私立小學,共計362名學生,其中大部分是達斡爾族子弟。齊齊哈爾市於1915年和1928年相繼創辦了黑龍江蒙旗中學和蒙旗師範學校,主要招收蒙古、達斡爾族等少數民族學生。另外,一些達斡爾族知識分子也開始創辦學校,如郭道甫等人創辦的呼倫貝爾私立蒙旗小學(后改為呼倫貝爾蒙旗中學)和莫和爾圖屯小學。楊賢文等人創辦的黑龍江省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三部學校,稱為「齊齊哈爾屯學校」。民國時期的教育還改變了清朝以教滿文為主的官衙私塾教學方式,採用了近代教學內容,轉以漢文教學為主。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湧現了郭道甫、福明泰、楊賢文、杜文林等一批熱心於達斡爾族教育事業的人士。

科技

自清朝開始,漢族農民給達斡爾族地區帶來了比較先進的農具和耕作技術,達斡爾族用輕便的卧犁、籽耙等取替了原來笨重的大抬犁等農具,把「一犁擠」的耕作方法改為漢族的「兩犁扣」,並開始施肥和鏟蹚,提高了糧食產量。尤其是瑗琿和塔城地區的達斡爾人,使用了蘇聯的雙輪雙鏵[huá]犁、收割機、釘齒耙、釤刀等農具,縮短了單位面積的勞動時間,相應地擴大了耕作面積。除傳統農作物以外,達斡爾人還從漢族農民那裡學會了種植穀子、高粱、小麥、玉米以及線麻、青麻、黃豆等經濟作物。民國時期,山區不少達斡爾人從漢人那裡學會了燒木炭的技術。他們利用秋末到春耕這段農閑時間,合夥進山開窯,從事木炭生產,燒出的木炭大都在當地出售。此外,達斡爾人的捕魚方法也豐富多樣,有網捕、釣捕、擋築[zhù]子、罩捕、叉捕等多種技術。其中以網捕為主,使用的主要是拉網、旋網、掛網和袖網。春、夏、秋三季在水上下網,冬季則鑿冰下網,遇上豐收的年份,冰下一網可捕獲上千斤魚。

生活習俗

飲食

達斡爾族從事農、牧、漁、獵業等多種經營,飲食也來源於多業生產,形成了品味多樣的飲食文化。在主食方面以米、面為主,米食又以稷子米為主,它生長期短,收穫早,煮出的飯又松又軟;麵食以蕎面為主。後來,白面開始成為達斡爾人的主要麵食,吃法有做麵條、饅頭、烙餅和水餃等。在副食方面,主要有肉、牛奶、蔬菜、蘇子等。達斡爾人在冬春季節吃肉類較多,包括狍子、野豬、沙雞、野雞等野生獸禽,豬、羊、牛、雞等家禽家畜和魚肉。蔬菜之中,達斡爾人最愛吃豆角,烹飪方法一般是燉、燜,或者和米飯一起煮,或做豆餡包子。達斡爾人的傳統烹飪僅用鹽、蒜、蔥、辣椒等作為調味品,基本不用更多的調料,體現出達斡爾族注重原味的飲食特色。在飲料方面,達斡爾人常飲用牛奶、茶、酒、野果粉等。牧區生活的達斡爾人每天還會用茶、牛奶、稷子米、鹽、奶皮、奶乾和奶油一起煮成奶茶飲用。除此以外,達斡爾族還有野果和瓜類作為零食。

服飾

在服裝面料方面,達斡爾族服飾早期以各種獸皮材料為主,其中狍子皮是最主要的製作原料。清朝時期,達斡爾族開始使用棉花、棉布和絲綢等材料來製作服飾。民國時,布匹、綢緞、棉毛製品逐漸取代了皮質服裝。 在服裝款式方面,達斡爾族為了方便騎馬和捕獵,通常會在服裝底邊及前襟處開衩。同時還會根據皮料的不同紋理進行多種拼接。通常,男子的及膝蓋皮製長袍在前後左右都會有開衩,腰圍處扎黑色腰帶,並配有刀具、火鐮及煙荷包。女子的衣、袍袖子都較寬,袍子一般開右衽[rèn],在左襟下擺有開衩,衣領、開襟、下擺、袖口等處還會縫上鑲邊。在服裝紋樣方面,達斡爾族服飾的紋樣簡單美觀又十分豐富,主要有三種紋樣形式。首先是幾何形紋樣,它具有對稱性和輻射性,在運用上多以雲卷紋為主,在一些衣襟包邊及鞋面上十分常見。其次是自然紋樣,主要有各種形式的花草紋、不同動物形式的動物紋樣,另外還有一些山石樹木、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及曠野草灘等紋樣。最後是吉祥如意紋,這種紋樣主要用來裝飾包邊,還有美好祝願的寓意,多用在袍服的開衩部位。在服裝色彩方面,無論男女服裝均習慣用籃色。但隨著穿衣者年齡的增長,服裝顏色也會逐漸改為深藍色或黑灰色,年輕人則顏色淺些,常選擇鴨蛋青、淺藍或天藍色。

達斡爾族女子的服裝以布質為主,夏、春、秋三季天氣比較暖和時,女子一般穿旗袍、布褲、布上衣;冬天穿棉長袍或棉上衣、棉褲,在外面罩上馬褂或坎肩。女子結婚時都要做幾件面料較好、比較華麗的服裝,外面罩艷色大絨長坎肩,穿繡花鞋。達斡爾女子普遍喜歡戴頭飾、耳環、手鐲、戒指等裝飾品。

達斡爾族男子的服裝具有很強的季節性。春秋兩季,男子們通常穿一種長至膝蓋的皮袍,叫「哈日密」。這種皮袍採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製成。冬季時則穿用立冬至春節前後的獸皮或牲畜皮製作的厚的狍皮袍和帶毛皮褲,因為這時的動物毛皮絨毛密實,毛質結實,皮板厚重,不僅保暖抗寒,而且經久耐穿。男人們頭上戴的帽子種類較多,有冬天戴的皮帽,春秋時戴的氈帽,夏天戴的草帽,見客時戴的禮帽,鄭重場合戴的官帽,狩獵時戴的狍頭皮帽等等。帽子多用狍、狼或狐狸的頭皮做成,毛朝外,雙耳、犄角挺立,形象逼真,出獵時,既防寒又護身。腳穿「奇卡米」(用袍皮、鹿皮作的靴子)、「斡洛奇」(布靿[yào]布底或皮底的便靴)或靰鞡[wù la]。靴子多選用狍、犴[hān]、牛等皮。2014年11月11日,達斡爾族服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居住

達斡爾族會選在地勢較高的江河邊建立村落,便於人畜飲水和捕魚、放牧。嫩江中上游地區達斡爾族人民還喜歡將村子建在靠近山林的地方,以利於伐木拉柴、狩獵採集。達斡爾族的村落佔地比較寬闊,各家的住房東西成趟,每座住房的左右、前後相隔很大距離,中間開闢有園田、院落。村中以東西為幹線形成縱橫的車馬道路,通向村外。達斡爾族傳統房屋建築的主要形式叫「雅曾格日」,是一種起脊式的、土木結構的草正房。房址通常選擇在四周平坦,又同其他房屋縱橫交錯的位置,住房均坐北朝南,傳統的住房多為兩間房和三間房,五間房較少。建房的木料基本上全用松木,從房脊到房檐每隔35厘米架一根椽[chuán]子,然後在椽子上鋪上柳編的房笆,達斡爾語稱之為「海吉」,有的會鋪拇指粗的柳桿編排的房笆,稱為「賓勒」。房笆上先抹一層泥,再鋪苦房草,由下而上,直到鋪到房脊。房屋的牆壁一般用草坯壘或者土坯壘,室內牆壁用柞木杆或柳桿夾成笆,並在上面抹泥。達斡爾族住房通常在西面開窗,且以窗多而著稱,住房以西屋為貴,是家庭成員的起居處,設南、西、北三面連炕,成為  「凹」字形。東屋開房門、設廚房,廚房有南北兩灶。住房的四周築牆圍成院落,達斡爾語稱之為「誇阿」,院內西側一般會建倉房,倉房的南側建有敞門的棚子,用於存放車輛。

交通

達斡爾族的出行方式可分為水上交通和陸路交通兩大類。水上交通工具主要有木槽船、木筏子、樺皮船。木槽船是在60厘米多粗的原木上鑿出木槽而成的,大的有6米長,可乘坐五六個人。木槽船多用於渡河和運送物品,但更多時候被達斡爾人用於下網捕魚。木筏子是古老的渡河工具,木板船長約四五米,上寬下窄,用於在較大的江河中撒網捕魚或渡河等。陸路交通工具有馬或牛拉的勒勒車、爬犁、滑雪板等。其中,最具特色也最能體現達斡爾族手工技藝的就是勒勒車。勒勒車又叫做大輪車、磊磊車、大軲轆車。從結構式樣上大致可以劃分為普通車、葦廂車、篷車、長轅車四種類型。普通車用於運輸木柴、莊稼、飼草等物品;葦廂車和篷車用於人乘,乘坐時車廂里鋪上獸皮或毛氈墊,人們走親訪友以及為出嫁姑娘送親時通常坐葦廂車;長轅車的車轅長達五米,比普通車的車轅長兩米,這種獨特的設計構造是為放木排的人們在山裡運送長原木而準備的。

達斡爾族

節日

達斡爾族的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小年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似。達斡爾人稱春節為「阿聶」「阿涅[niè]」等,是達斡爾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從臘月開始,人們便開始準備過年用的各種食品,各家各戶開始殺豬宰羊、打掃房屋庭院、貼年畫和春聯。臘月三十,也稱除夕,全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手把肉是每家每戶必吃的年夜飯。晚飯後,達斡爾人便開始家家點燈、在大門外燃篝火、放焰火,通宵守歲。正月初一,人們要很早起來,先給本家長輩請安、敬煙、磕頭,然後在村屯中挨家挨戶地拜年,春節一直持續到初五,期間還會舉行打曲棍球、跳舞、唱歌、玩踝[huái]骨、玩紙牌等節日活動。正月十六為黑灰日,老人們提前起床,往未起床的兒女臉上抹一點鍋底灰,隨後人們走上街道,往同伴的臉上抹灰,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抹得黑乎乎的,作為吉利的象徵。端午節是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達斡爾人會早起,然後到野外用露水擦臉或者到河裡去沐浴。把艾蒿插在衣服上或帽子上,在屋內也到處掛上艾蒿,據傳此可驅蟲,以免蟲害。五月二十三日為馬日,習俗每一屯要選一棵樹,稱為「天樹」。在樹下殺豬供祭,祈禱牲畜平安。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這天要屠宰牲畜,備以豐盛佳肴,慶祝五穀豐登和牲畜興旺,並吃酥餅和餃子,用月餅和西瓜祭神。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祭灶節,也是小年。晚上送灶神上天,供酒肉,祈求灶神保佑全家平平安安,豐衣足食。

禮儀

達斡爾族素來重視禮儀,最突出的是敬老、互助和好客。老年人在達斡爾族社會中的威信很高,在各種場合里都受到後輩的尊敬。在日常生活中,晚輩要向長輩行請安禮,遇到同輩也要行請安禮,男子行禮左腳向前邁半步,將左手放在左腳的膝蓋上,然後曲膝彎腰;女子行禮,雙腳併攏,兩手放膝蓋上部,稍低頭,雙膝彎曲行禮。 過年或辦婚喪嫁娶時,要給長輩人行敬酒磕頭禮。入席時,要請長輩坐首席,先給長輩斟酒,長輩舉杯飲酒後,其他人才可以飲酒。在路上相遇時,要給長輩讓路。晚輩出門回來后要向長輩請安問候。團結互助也是達斡爾人一貫崇高的優良風氣,兄弟,叔侄,姐妹、妯娌間的關係都必須融洽無間,與左鄰右舍要和睦相處,遇到婚喪嫁娶或修建房舍等大事,大家都有義務互相幫忙,過年過節殺豬宰羊,都要互相邀請。家裡來客時,主人家必出門迎接,並以煙酒等招待,即使客人已經叨著煙袋,也要換上自家曬制的朵煙給他。送客時,必須讓年長者先出去,女主人送到屋門外,男主人送到大門外。至今,這種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熱情好客的良好習尚在達斡爾族中依然蔚然成風。

達斡爾族

婚俗

達斡爾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但同姓之間禁止通婚。男女締結婚姻,要經過提親、訂親、過禮、迎親等程序。首先,由男方家族內德高望重的長者或族長(莫坤)充當媒人,帶上煙酒作為見面禮為男方提親,女方家長同意後方可商量接下來的事宜。訂親時由媒人帶著男方家人,以及豬或羊、煙、酒等訂親禮到女方家,接受女方家人及親戚們的品評和考驗。過禮,即過彩禮,男女雙方商量確定彩禮的數額,第一次過彩禮在婚前,第二次過彩禮在婚後一個月左右,主要是送布匹、成衣、被褥、首飾、錢、酒等。男女雙方確定婚姻關係后,男方到女方家給長輩施禮,給新娘送去結婚所需衣物、大牲畜等,並選擇吉日下帖邀請親戚朋友參加婚禮。在舉行婚禮的前幾天,男方要帶上酒和肉去女方家認親,這種儀式叫做「端盅」。婚禮的前一天,新娘家會殺羊宰牛大擺喜宴,熱情招待前來祝賀的親友,唱歌跳舞,一直熱鬧到深夜。婚禮當日,新娘要由娘家哥哥背上車,新娘家組織送親隊伍,護送新娘到婆家,送親的路上大家還要唱「送親歌」。新郎家會提前派兩名小夥子端著兩杯酒在村頭迎候,見面后相互敬酒,為新人祝福。喜車來到新郎家門口后,新娘由新郎背下車,然後開始舉行婚禮儀式,一般包括拜天地、掀蓋頭、坐福、改口等幾步。婚宴結束后,新娘由娘家嫂子陪同入正房西屋,面對南窗盤腿坐好,妯娌們為其掀去紅蓋頭,新郎的嫂子會給新娘梳頭,表示已經成為男方家的一員。三天後,娘家嫂子陪同新娘新郎回門。達斡爾族傳統婚俗已被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達斡爾族

喪葬

達斡爾族的喪葬一般是土葬,埋於本家族的墓地。如果是非正常死亡,如急性傳染病致死、溺水、難產致死的孕婦、夭折等,則實行火葬;如果是出天花、麻疹而夭折的小孩,要將屍體放在筐里,然後掛在山坡的樹上,即為天葬,或稱風葬。喪葬儀式分停靈、人殮、開弔、出殯、安葬、喪宴、圓墳、服孝等過程。人死以後更換壽衣,擺上供品,親朋好友前來弔喪,兒女要為其晝夜守靈。屍體停放三天後用棺槨[guǒ]裝殮起來,出靈前要舉行祭靈儀式,屆時會邀請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來誦讀祭文,內容主要包括死者的姓名、年齡、籍貫、死因、日期、簡歷以及送葬的金銀箔錢數、宰殺牲畜數和親朋好友送來的祭錢、物等。次日,把棺材運到墓地,放入事前挖好的墓穴中,長子先添三鍬土,然後眾人再開始動土覆棺,堆成一個小丘。在各村屯,都有本「莫昆」(家族)的共同墓地。同一家族的人死後,按輩分的先後,自北向南一代一代埋下去。殉葬品有死者生前所用的物品,如首飾、煙袋、鼻煙壺、小鍋、勺、碗、筷和刀子等,並有殺馬祭葬的遺風。安葬結束后,死者家人要用手扒肉和酒菜招待送葬的親友。在散席前,死者長子要給送葬的親友依次磕頭、敬酒,以表謝意。死者人土三天後,子女要到墳前去添土圓墳。從長者去世開弔起,孝子開始服孝。根據與死者的輩分和親疏程度,達斡爾族服孝的形式和服孝期也不同。一般死者的妻子、兒子和親侄為全身著白孝衣,其中長子要外著白馬褂,服孝百日,百日後要脫白馬褂后穿素服3年。女子戴白布孝帽、穿白鞋。死者第三代叔侄和弟弟服孝兩個月,五代以內的侄孫,服孝一個月。

禁忌

達斡爾族的禁忌有很多,比如狩獵忌、農事忌、養畜忌、打魚忌、蓋房忌、婚禮忌、喪事忌、婦女忌、孕婦忌、產婦忌、葬期忌、日常生活忌、年節忌等,歸納起來一共可以分為六大類。宗教方面:在供神時,達斡爾人不能背對神像而坐,供神的神龕[kān]里也不能放其他物品;在祭敖包求雨時,不允許婦女參加等。生產方面:不能在鼠日或火日開犁播種;在漁場不能拿著鞭子走,不能背著手走;婦女、薩滿、帶孝的人不能去漁場等。生活方面:不能在室內打口哨;不能用手指指人;夜間不能讓小孩順著炕洞方向睡覺;不能用筷子敲打飯碗和桌子;不能把自己的東西放在別人家過年;正月初一要自動起床,不能讓別人叫醒等。生育方面:孕婦不能去看坐月子的婦女;孕婦不能鋪熊皮、不得吃驢肉、不許坐驢車;婦女產後忌出門,在門前要橫放車軸作為標誌等。婚姻方面:女子不得在偶數年齡成婚;新媳婦三天內不許出門;一年內同一家人不能娶兩個媳婦;父母去世一年內不娶媳;不許在別人家結婚;送親車要在日落前趕到男方家;離婚的休書不能在家裡寫,要到沒人的江邊去寫等。喪葬方面:停靈時,不能讓貓接近屍體;不能用鐵釘子釘棺材;服孝期間不理髮,不剪指甲,婦女不戴耳環、手鐲、項鏈等飾物;外姓人死在別人家,不能從房門抬出其屍體,必須從窗戶抬出;莫昆公墓內禁葬薩瑪、傳染病死者、孕婦、未婚姑娘等。

文學藝術

民間文學

民歌

達斡爾族的民歌主要有勞動歌、生活歌、時政歌、教誨歌、情歌、頌歌、敘事長詩、寓言詩和祭祀求神歌等,其表現形式有扎恩達勒、舞春、舞詞、薩滿祭詞等。民歌結構形式以四句一段式和兩句一段式,四五段詞構成一首歌較為多見,講究押頭韻,多用襯詞,襯詞達40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多用比興、排比、對比、誇張、疊句等形式。扎恩達勒是達斡爾族傳統的即興山歌,曲調高揚豪放而固定,多由成年男子填以兩句一段式的即興歌詞詠唱,它的襯詞只有「訥耶尼由耶」這一種形式。舞詞也叫「路日格格呼蘇古」或「哈克麥格呼蘇古」,此種邊舞邊歌的表現形式,顯得最活潑、最形象,襯詞也特別多。扎恩達勒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謎語

謎語是達斡爾族民間流傳的供人猜測的隱語,可分為物謎和事謎兩大類。謎面和謎底大多是與達斡爾族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有關 的物體和事象。如「每家都有兄弟任,老大常把氣來發,老二心腸總不佳,唯獨老三最富華。」其謎底為煙袋鍋、煙袋桿兒、煙嘴。謎語的語言結構形式呈整齊對稱、節奏鮮明等特點。藝術手法上多採用誇張和擬人等。

諺語

達斡爾族的諺語多以簡短、精彩的語言概括實踐經驗,起到教誨、勸勉、勵志的作用,同時還總結和傳播了如何做人的學問,倡導健康的道德情操,要求人們讓自己的言行符合文明以便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諺語的句式整齊,語言簡練,韻律和諧,寓意深刻,富於哲理。如「好馬在於韁,好漢在於志。」「只要堅持不懈,坐牛車也能追上兔子。」「藻好之水魚多,性好之人友多。」「即使夜幕罩大地,牛奶還是白的。」等等。

祝讚詞

達斡爾族的祝讚詞包括彩禮宴祝詞、婚禮宴祝詞、駿馬讚詞、獵鷹讚詞、奶牛讚詞、家豬讚詞等,其中婚禮喜宴上的祝讚詞尤為精彩有趣。祝讚詞往往是一氣呵成,所以不帶任何襯詞,其語言樸實、比喻貼切,結構形式自由,不拘於句式和行數,但講究韻律和上口,主要由善長辭令的長老們保存和傳播。

敘事詩

舞春,也稱作「烏春」「烏欽」,是達斡爾人傳誦的敘事詩,多以四行詩為一段,講究押首韻和句與句的對稱,沒有固定和通用的誦調,可分民間舞春和文人舞春兩類。民間舞春篇幅較長,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藝術手段多樣,近似漢族的格律詩。其內容涉及較廣,多反映生產勞動、社會生活、反抗鬥爭和教誨勸誡等。如反映生產勞動的有《伐木》《捕魚》《四季》等;反映各種生活情景的有《兵營之歌》《寄給漢陽府丈夫酌信》《甘古善》《養女》《送夫從軍辭》等;反映反抗鬥爭的有《訴狀》《伊犁流放記》《驍郎岱夫》等;反映巡邊守卡的有《巡察額爾古納、格爾必齊河流域》等;反映敦誨勸減的有《母親的教誨》《酒》《戎氣》等。自清代達斡爾族開始學習滿文後,一部分達斡爾族文人用滿文創作了舞春,逐漸產生了文人舞春。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敖拉·昌興和欽同普等。達斡爾族烏欽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是達斡爾族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口頭文學形式,也是達斡爾族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分為傳統故事、生活故事、動物故事、兒童故事、笑話故事等。其涉獵廣泛,內容豐富,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達斡爾人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生產鬥爭、風俗習慣、道德觀念、宗教信仰等。如《圖瓦欽脫險》反映了早期達斡爾人既懼怕猛獸老虎,又取悅於老虎的矛盾心理;《阿爾塔尼莫日根》敘述了主人公的大妻、二妻密謀加害其第三個妻子的故事,展現了婚姻制度變革時期的矛盾鬥爭;《伊瑪迪的故事》以諷刺的筆法表現了奴僕伊瑪迪不畏其主人和陰間的惡勢力,依然憧憬美好生活的願望。

神話傳說

達斡爾族的神話故事主要是關於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故事,通過世俗和薩滿兩種途徑靠口耳相傳得以傳承。神話內容可分為解釋性神話和開天闢地神話兩類。前者是達斡爾先民以自己獨特的幻想方式對自然及其變化進行的解釋,主要有關日、月、星辰、下雨、降雪及山河等自然現象及其變化。開天闢地神話主要講述各種方式的開天闢地,或由神創世等內容。達斡爾族的傳說大致可分為人物傳說、歷史傳說、地方風物傳說、風俗傳說等。人物傳說多以歷史人物為中心,敘述他們的事迹和遭遇。如耶蘭庫庫當額津、胡勒日神、娘娘神、薩吉哈爾迪汗、博木博果爾、齊帕、驍郎和岱夫等達斡爾族歷史人物傳說。歷史傳說往往以某個歷史時期史實為中心,或以氏族部落的遷徙為題材,廣泛地敘述某個事件或人物。其內容又可分為民族來源、史實傳說。地方風物傳說主要解說某一地方的山川古迹、蟲魚花鳥及地方特產的來歷和命名等。風俗傳說包括婚俗演變、薩滿信仰及薩滿教和藏傳佛教矛盾鬥爭等內容。

民間藝術

音樂

達斡爾族的民間音樂可分為聲樂和器樂兩種。聲樂包括扎恩達勒、舞春、魯日格勒、格音格古,耶德根依若等曲調。器樂包括木庫連、匹昌庫、化昌子、渾圖日、托立,黃嘎日特等樂器及其奏出的曲調和音響。達斡爾族音樂旋法特點是多用五聲音階,偶有六、七聲音階。在音樂調式上,以官調式、羽調式最為多見,其次是徵調式、商調式,角調式較少。宮調式有《寡婦自述》;羽調式有《出嫁之前》;徵調式有《雅里西翁》;商調式有《出征》;角調式有《繡花》和《房門上的花兒在盛開》。

舞蹈

達斡爾族的舞蹈包括魯日格勒舞和薩滿舞。魯日格勒舞,又稱為「阿罕伯」「哈庫麥」「哈根麥勒格」,是達斡爾族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民間舞。其上肢的舞蹈動作多樣,腳上的動作有滑步和滑踏步兩種基本步伐。海拉爾南屯地區多為女子對舞,年長者較多,舞風偏於舒緩穩重量,中青年的動作顯得鏗鏘有力。莫力達瓦旗的舞蹈因受外來影響較少,風格比較純正,情緒活潑開朗。齊齊哈爾地區的舞蹈則豪放粗獷、活潑熱情,並有呼號與歌唱交替進行的恃點。各地的魯日格勒開始多為二人相對慢舞,中段為表演性或敘事性的穿插,結尾是賽舞。賽舞的場面往往是在對舞的兩人中插入第三者,交相競賽,跳到最後分出勝敗。薩滿舞主要在治病、預祝豐收、薩滿盛會三種場合才表演。基本表演方式為:頭上戴銅盔或裹著黑布的鐵絲帽,盔前有用來遮眼的黑布擋簾,身系腰鈴,敲擊單面鼓,步伐多為前進、後退、蹦跳、迴旋四種。舞蹈時,一邊擊鼓,一邊唱禱詞或咒詞。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達斡爾族

樂器

達斡爾族的樂器主要有初瓦日(笛子)、木庫蓮、華昌斯、鹿哨、抓鼓、確庫爾布日、冬不拉等。其中,木庫連,又叫口簧、口弦琴,是在達斡爾族婦女中較為流行的一種傳統民間樂器。它的結構簡單,但很嬌嫩,她們從來不借給他人使用。後來漸漸在男人中也出現了木庫連彈奏手,但技藝仍超不過婦女。木庫連的演奏簡單、方便,只需要將琴含在嘴裡,以牙齒輕咬琴身,以口腔為共鳴箱,彈撥簧片振動發音即可,男女老少都可演奏。

刺繡

達斡爾族婦女素來重視刺繡藝術,她們大多數從十三四歲起便開始學刺繡。達斡爾族的刺繡可分為平綉、剪貼綉、鎖綉、結綉和摺疊綉等,主要綉在煙荷包、枕頭頂、鞋面、鞋尖、手套、搖籃篷以及薩滿神衣的飄帶上,圖案多是花草樹木、山水鳥獸、日月虹霞、雲朵等自然景物和各種奇禽異獸。後來,刺繡範圍擴充到枕套、漫帳、檯布、被褥套、苫[shān]布等,所繡的花紋明快生動,自然樸實,調色和諧,層次清晰,給人以動感和生態感。女子的旗袍和罩褂的領口、袖口和襟擺上常會貼綉各種花紋的鑲邊,男女皮袍的襟擺沿邊也會配以各種圖案的裝飾。鹿皮製作的手套會用黑色薄皮貼綉來襯托手指、手背、手腕等部位的外形。自清末民初起,《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西廂記》《紅樓夢》中的人物也成為了刺繡的內容。但從民國中期以後,隨著買現成鞋襪衣物穿者日浙增多,刺繡藝術也就逐漸被冷落下來。

達斡爾族

雕刻

達斡爾族的雕刻藝術分為骨刻、木刻、骨木結合刻三種。骨刻藝術主要用於筷子、骨質衣扣、扳指、骰子、煙鍋柄的裝飾上,煙鍋柄的骨刻藝術主要用小動物的小腿骨。木刻藝術主要用於樺木碗(唐古日阿)、樺木器皿、擺設用的飛禽走獸、面鏡框架、神佛偶像、搖籃吊鉤、隔掮[qián]字畫、隔扇門框、櫃櫥底沿、桌椅足腿、盤碗桶盒等方面。骨木結合雕主要用於煙鍋、刀柄等的裝飾上。

達斡爾族

繪畫

達斡爾族的繪畫藝術分為彩繪和素繪兩種,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薩滿教繪畫,即在木板、紙和布上繪製神像。二是在用樺皮做的桶、盒、箱等上面用墨繪畫,內容有草木、山水、鳥獸、亭閣等。三是在縫繡鞋面、煙荷包、枕頭頂等時,先打墨稿再把圖案繪在紙上。裝飾型繪畫主要用在房屋室內的隔扇門框、炕櫃和器皿上,往往是在木雕的傢具上配以彩繪或素繪畫,題材有山水風光、飛禽走獸、各種花卉等。而神像繪畫主要是繪製的各種神像,在中國北方信仰薩滿教的各民族中屬於比較精緻考究的。

達斡爾族

剪紙

達斡爾族的剪紙藝術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在造型上形成了獨立的藝術形式,大多採用以雲圈紋為主的多層次的連環、對稱、輻射的形式。這種剪紙多用來作為刺繡、樺樹皮器皿造型藝術裝飾紋樣的底樣。剪紙的方式方法可謂是變化萬千,也有一些是以花卉草木為主的適合紋樣形式的剪紙,其藝術效果優雅、豪放。達斡爾人還會用剪紙來裝飾窗戶、牆面和天棚,圖樣十分豐富。

達斡爾族

體育

達斡爾族人酷愛體育活動,其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射箭、賽馬、摔跤、比頸力、扳杆子、滑雪、尋棒、背人相撲、打曲棍球等項目。

曲棍球

曲棍球,達斡爾族稱作「貝闊」,在其先祖時期被稱作「擊鞠」,是達斡爾族一項傳統性特彆強的郊野球類運動,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曲棍球的打法與打冰球類似,比賽分兩組,各十一人,每隊一個守門員,兩個守衛隊員,其他的都是進攻人員,把球擊入對方球門,進球多者為勝。比賽場地寬有十幾米,長有幾十米,球場中間劃分界線,兩端各設球門一個。比賽從中線開球以後,雙方就進入了激烈的爭奪與進攻之中,場地上的戰術也在不斷地變化,隊員為了戰勝對方,利用嫻熟的技巧、靈活的動作密切配合,勇猛、準確地向對方發起進攻。達斡爾族曲棍球有拳頭大小,分為毛球、木球和火球三種。毛球是用牲畜的毛搓製成的,毛球輕軟,有彈性,打出后滾動較慢,適於少年兒童擊打。木球是用杏樹根或柞樹根削磨成的,質地堅硬,不易破損,供成年人擊打。火球亦可在夜間進行,將木製的球內填充油質物,點燃后打火球,燃燒的火球在夜間東擊西打、傳來傳去,有如游龍戲珠,場面更加別緻。2006年,達斡爾族曲棍球競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達斡爾族

賽馬

賽馬多在春節或敖包祭會等重大節日時舉行,主要分為賽速和賽力兩種。賽速一類,跑程較短,通常在2-3公里之內,最長也不超過5公里,跑道寬,便於騎手們互相追趕。賽力一類,跑程較長,通常在10-20公里,途中還會設置小山坡、小河溝等障礙來考驗馬匹的耐力。人們通常更愛觀看賽速一類的賽馬比賽。比賽的獲勝者通常會獲得一匹好馬作為獎勵。

射箭

射箭在達斡爾族體育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項目,多在敖包祭會和哈拉莫昆會議等大型集會時進行。射箭比賽有兩種形式,一是射環,二是射薩克。射環比賽也叫做「跎恩刻哈日拔環」。所射的環,是用二寸多厚毛氈製成的圓形環靶,用木架固定在比賽場上。箭靶直徑約1.8~2尺,靶環育五道,紅白二色相間,環的中心為洞眼,射程為30~50米不等。比賽前,雙方射手須先在賽場上一起食用「豬勒特」(牲畜內臟)。比賽時,各莫昆分為甲、乙雙方,選出人數相等的射手,用無箭鏃的箭射靶,中環多者為勝。射薩克比賽也叫做「譬薩克哈日撥壞」。先將20~30個薩克橫向排列在地上,然後參賽者用抓鬮等方式來決定每個人的射程,然後以射程的遠近來決定比賽順序,遠者先射,近者后射,射中薩克多者為勝。此項比賽多在青少年人群中進行,視力減退的成年人很少參加,場地、時間均不固定。

達斡爾族

醫藥

達斡爾族在長期的生存發展中,慢慢摸索著創造出了一些切實有效的民間醫術和土藥方。常見的有針刺放血、拔火罐子、接骨正骨等。針對不同的病症和情況,有不同的療法,包括摔傷挫傷療法、凍傷療法、瘡和火疥[jiè]子療法、夜盲症眼疾療法、腹瀉痢疾療法、燒傷燙傷療法、放血療法、骨折療法、腦震蕩療法和針挑等。除了對人體疾病摸索出了許多療法外,達斡爾族對家畜也摸索出了一套家畜疫病療法。比如,牲畜不愛吃草喝水時,要用三楞[léng]針稍微劃破其舌,塗敷鹽面或白礬;牲畜腿受傷、腿瘸時,在蹄冠部扎針放出幾滴血即可治癒;患發熱病時,用粗針扎其頸部或胸部靜脈,放出鬱積的黑血即可,然後敷上鐵鏽,用手指摁片刻止血;牲畜驚悸不安時,可在其眼下二指或四指處的靜脈上扎針,放出約半盅左右的血即可。

天文曆法

達斡爾人的民間天文曆法知識,是長期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他們很早就以太陽來確定方向、時辰,用觀察北斗星來確定夜裡的時間,以日照最長為盛夏,日照最短為隆冬。達斡爾族以十二生肖計年,后受滿族的影響,用五種顏色分陰陽與十二生肖相結合來紀年。對不同的季節都有自己的稱呼,按照季節來安排農事活動。

計算單位

達斡爾族的計算單位名稱,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各異。清朝時,計量土地用「哈日奇」 (塊)為單位。清末至民國年間,開始用「垧[shǎng]」(達斡爾語稱「布訥」)、「胡勒格」 (犁杖)、「阿拉昆吉」 (步)、「哈勒德」等單位來計算地的長度。計量地的寬度用「胡日」和「卓日」來表示,一「胡日」寬即四步寬,一「卓日」寬即六十壟寬。計量大片面積的土地時,以「方子」或「津司」為單位。一「方子」地有四十五垧,一「津司」地有三百二十垧。房屋單位用「格亞蘭」 (間);長度單位用「蘇莫」;米、面、鹽等物品的計算單位除了用「材格音」(斤),還可以用「哈蘇克」(一把)和「布圖」(兩手掌合攏)表示;計算燕麥、穀子、大麥、小麥、黑豆、蕎麥、糜子等糧食用「庫勒」(石)或「 程克亞斯」(斗)。此外,還有「古勒滾」 (匹)、「霍其勒格」(卷)、「克勒特斯」(片或塊)、「哈特」(捆)、「波郭勒」(垛)、「珠日」(雙)等計算單位。

發展現狀

政治

新中國成立后,達斡爾族人民獲得了徹底的解放,達斡爾族聚居地區開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通過在農業區進行土地改革,牧區實行牧場公有,實現了達斡爾人民土地私有制和放牧自由,使農業、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根據達斡爾族人民的願望,先後在達斡爾族聚居區建立了卧牛吐(齊齊哈爾市郊)、瓜爾本設爾(新疆塔城縣)等7個達斡爾民族區(鄉)。1958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唯一一個達斡爾族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進一步實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經濟

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達斡爾族的農業生產實行「以糧為綱」的發展方針,在家庭聯產承包經營體制下,農業生產開始向效益高的集約增值型轉變,耕地面積的擴大、種植結構的多元化和農業技術的提高,使得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業經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達斡爾人民在原始手工業的基礎上,新建工廠,開發啤酒、奶粉、食用植物油等新產品,使本地的商業和企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民營企業和個體企業也開始崛起。此外,黨和政府對達斡爾地區的畜牧業發展十分重視,通過政策引導、經濟支持、發展規模養 殖、實施特色畜牧業戰略等方式,進一步改善了達斡爾族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實現了畜牧經濟的過腹增值。以商貿、餐飲、娛樂、旅遊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也獲得了快速發展,旅遊開發成為達斡爾族經濟新的增長點。

文教

文化事業方面,出現了孟和博彥、索依爾、巴圖寶音等一大批才華橫溢的作家,創作了諸多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話劇、歌劇和電影文學劇本等作品,對達斡爾族民間文學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孟志東的《達斡爾族民間故事選》,楊士清的《達斡爾族傳統民歌選》,蘇勇的《達斡爾族神話故事》等。教育事業方面,一條龍式的教育體系已經形成,包括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其中義務教育網點覆蓋率達到100%。學生的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和普及率逐年上升。學校的學習環境、教學設備、教育質量也在不斷地升級和提高。

科技

1958年,莫力達瓦旗成立了科學技術委員會,幫助達斡爾族地區的人民學習農業新技術,從而開展科學種田,走上以科技發展農業的新道路。隨著農業機械研究所、農業機械學校、農機修造廠、種子公司和農技推廣站的建立,達斡爾人民不斷地學習到了先進栽培技術及良種、改良良種、防治病蟲害、使用化肥和農藥等技術和知識。從1986年到1990年,通過建立科技走廊、科技情報網以及電視講座,共向達斡爾農民提供科普信息2.6萬條,引進科技推廣項目65個,新技術輻射22個鄉鎮,培養專職農業科技人員300多人,推動了達斡爾族傳統農業向現代科技農業的轉變。如今,地膜覆蓋、大豆地膜覆蓋、大豆輻射育種、縮壠[lǒng]增行、菌核病防治、水稻旱育稀植以及配方複合施肥等新技術已被大多數農民所掌握。

衛生

為了加快建設和發展達斡爾族地區的醫療衛生體系,黨和政府通過派出醫療隊巡回醫療,配備村屯防治員和改善達斡爾族居住、飲水等生活條件,使克山病、大骨節、結核以及甲狀腺腫大等常見病、地方病得到控制。目前,達斡爾族各個聚居地已經建設了覆蓋旗、鄉和村屯的三級醫療衛生網路,包括人民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中蒙醫院、結核病防治所以及葯檢所等。鎮上設有鄉鎮衛生院,負責治療和預防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等。村屯還設有村醫和接生員,承擔日常衛生防疫、婦幼保健以及愛國衛生運動。扎蘭屯市達斡爾族鄉衛生院為方便群眾看病,從外地聘請醫務人員,實行24小時接診,並設立家庭病房,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代表人物